二是推進濟南市大氣污染源限期達標工作,強化執法監管,不間斷開展環保專項行動,從嚴、從快、從重查處超標排放、偷排偷放等違法行為,為有效緩解采暖季期間的煤煙型污染提供有力保障。
三是立足監督考核,協調推進城區建設揚塵集中治理;以分類掛牌管理為手段,以可吸入顆粒物的改善和各項工作的落實情況為標準,對各區、高新區進行綜合評價,推動各區政府、高新區管委會落實主體責任。
四是進一步規范機動車環保檢測行為,嚴肅查處違法違規行為;配合公安部門加快黃標車、老舊車淘汰步伐,著力抓好已建成油氣回收設施運行的日常監管和監測。
五是推進重點工程建設,以火電、鋼鐵、水泥行業脫硫脫硝為重點,確保列入責任書和減排計劃的減排項目按期建成投運,發揮減排效益。
六是在做好源清單編制的基礎上,分階段有重點地推進重點行業、重點領域揮發性有機物的治理工作。
七是嚴格落實污染減排和環境改善考核獎勵辦法健全市級環境空氣質量生態補償獎懲機制;繼續每月公布各區、高新區空氣質量排名,排名情況作為科學發展考核空氣質量指標的計分依據。
八是按照環保部統一部署,修訂濟南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重點細化應急減排措施。
環境保護部發布8月份重點區域和74個城市空氣質量狀況
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近日向媒體發布了2014年8月份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及直轄市、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等74個城市空氣質量狀況。
這位負責人介紹說,8月份,74個城市達標天數比例在16.7%~100.0%之間,平均達標天數比例為80.4%,輕度污染天數比例15.9%,中度污染為3.4%,重度污染為0.3%,未出現嚴重污染。主要污染物為O3,其次為PM2.5。海口、昆明、廈門等19個城市的達標天數比例為100%,秦皇島、徐州、中山等31個城市的達標天數比例在80%~100%之間,重慶、天津、蘇州等17個城市達標天數比例在50%~80%之間,合肥、保定、濟南等7個城市達標天數比例不足50%。與去年同期相比,74個城市平均達標天數比例由78.7%上升到80.4%,升高1.7個百分點;與上月相比,平均達標天數比例由73.1%上升到80.4%,升高7.3個百分點;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區域空氣質量均有所改善。按照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評價,8月份空氣質量相對較差的前10位城市分別是濟南、邯鄲、保定、邢臺、唐山、衡水、石家莊、廊坊、北京、沈陽和鄭州(兩市綜合指數相同,排名相同);空氣質量相對較好的前10位城市是海口、珠海、中山、江門、舟山、拉薩、深圳、貴陽、臺州和惠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