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濟南9月15日訊(記者張曉博張帥李淼)作為傳統經濟大省,山東民營經濟占據了半壁江山。近來,隨著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臺,鳳凰涅槃、騰籠換鳥,產業結構的不斷優化,山東民營經濟實現了“井噴”式發展。在全國和全行業來看,領頭雁、火車頭的作用日益明顯。
面對中央的期待、老百姓的期待、市場的期待,山東省委省政府有期待亦有作為,從降低準入門檻到簡政放權,從金融改革到鼓勵創新,山東在進一步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優化營商環境、釋放民間活力上濃墨重彩,成效日趨顯現。
“要尊重企業家、保障好企業的合法權益,努力營造國內領先的營商環境。”這是山東省省長郭樹清給出的承諾。
美好的期待正一步步化為現實。
為貫徹落實山東省民營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推動全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良好網上輿論氛圍,由山東省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山東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主辦、齊魯網承辦的“名博、網媒關注山東民營經濟采風采訪”活動今天啟動。齊魯網推出《鳳凰涅槃民營經濟發展的山東諾言》通訊報道,通過簡政放權、降低門檻、金融改革、人才戰略、科技創新、“走出去”等七個方面,詳解鳳凰涅槃的山東民營經濟。
今天推出第四期——《廣納賢才省長致信盼“海龜”》。
廣納賢才省長致信盼“海龜”
——《鳳凰涅槃民營經濟發展的山東諾言》系列報道之三
今年中秋前夕,山東省省長郭樹清寫給海外留學人員的一封“求賢信”,求賢若渴溢于筆尖。
“當前山東正在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視察山東重要講話精神,堅持轉型升級、優化結構,全面深化改革,營造國內領先的營商環境……為廣大海外留學人員來魯創業創新提供了更大的舞臺和更廣闊的空間。”
一個共識是,民營企業發展離不開人才的有力支撐,中高層人才的引進對企業發展有時甚至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華光集團是金鄉縣一家靠大蒜起家的“農”字號企業,雖然一直在埋頭苦干,但企業的發展卻不溫不火。職業經理人王洪星的加入,才讓企業有了新的起色。
王洪星上班頭一個月,就跑遍各個車間,制定了現代食品企業管理和經營規章,并為華光找到了新的贏利點。“我們職業經理人得到充分的授權,并制定目標和措施,敢于果斷的決策,敢于利用職業經理人的制度對每個人每個崗位進行嚴格的要求。”對于企業的人才戰略,王洪星十分贊同。
在力諾集團,企業人才戰略則緊跟企業市場變化調整。力諾光伏集團總經理李秉霖指出,從市場層面來講,光伏還是70%的面向于國外的市場,所以集團必須建立一個很完整的海外團隊,對于融資方面,目前發現海外有很多客戶實際上有需要力諾光伏融資的需求,因此,在這一方面也加強了團隊。
目前,力諾光伏海外員工占到高管團隊的50%左右,國際團隊開拓了市場,帶來了資金流。眼下,在整個光伏市場普遍低迷的情況下,力諾光伏剛剛從歐洲簽回一筆400兆瓦的訂單,這個訂單,相當于企業今明兩年的訂單量。
華光和力諾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賴于企業對人才的倚重,但更多的民營企業依然面臨著人才短缺的困境。
調查顯示,當前山東民營企業普遍受“用工難”問題困擾。“高級人才難引進,普通工人難留住”成為民營企業現實寫照。中高層管理和科技人才任職時間平均不到3年,頻繁的人員跳槽流動,也加重企業用工成本。
郭樹清與大學校長座談高教改革發展時曾表示,山東省現在其實最缺的不是資金、土地、勞動力,而是人才,這是山東省的戰略短板。后工業社會發展,要靠教育。大學生要立德樹人,全面發展,強調德育是對的,做人有問題,不可能成為英才。愛國、敬業、誠信、守法,能做到這幾條就不錯了。教育要盡量和社會融合,要開門辦學。建立現代大學制度,是高教改革中心任務,以制度建設推進大學改革。
此外,在結束不久的全省民營經濟工作會議上,郭樹清提出,要把民營企業人才工作納入全省人才工作總體規劃,加大對民營企業人才的培養引進力度。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支持職業技術院校和民營企業對接合作,共建高技能人才訂單式培養示范基地。
山東省政協副主席栗甲還建議,政府應從頂層抓起,制定應用本科建設、轉型整體規劃,加快地方高校轉型改革,大力推進應用型人才培養,實現從“人口紅利”到“人才紅利”的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