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濟南“藍天白云”比去年少一半多 排名全省第8位
每年的8月份,本應該是空氣質量不錯的季節,不過今年來看,全省的“氣質”卻不怎么好。省環保廳10日公布全省17城市空氣質量排名,“藍天白云,繁星閃爍”天數平均為8.6天,同比減少了9.7天。其中濟南上月只有6個藍天,去年同期是14個,同時PM2.5(細顆粒物)、PM10(可吸入顆粒物)、NO(二氧化氮)濃度和去年同期相比均有所惡化。
8月份,“藍天白云,繁星閃爍”天數最多的城市是日照,為22天,最少的是淄博,為1天,濟南有6個藍天,排在第8位。17城市“藍天白云,繁星閃爍”天數同比均減少,減少最少的是日照,減少1天,減少最多的是濟寧,減少19天。
PM2.5濃度最低的城市是威海,為30微克/立方米,最高的城市是濟南、淄博、德州、聊城,為75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幅度最大的城市是威海,為18.9%,惡化幅度最大的城市是泰安,惡化幅度達22.0%。
PM10濃度最低的城市是威海,為52微克/立方米,最高的城市是德州,為140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幅度最大的城市是威海,為17.5%,惡化幅度最大的城市是臨沂,惡化幅度達25.2%。
SO
(二氧化硫)濃度最低的城市是威海,為17微克/立方米,最高的城市是淄博,為107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幅度最大的城市是菏澤,為38.1%,惡化幅度最大的城市是萊蕪,惡化幅度高達47.9%。濟南這一項污染物濃度同比有所改善。
NO
濃度最低的城市是威海,為20微克/立方米,最高的城市是淄博,為64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幅度最大的城市是濱州,為21.1%,惡化幅度最大的城市是淄博,惡化幅度達42.2%。
好辦法
有啥能源結構將優化明年燒煤不增反降
記者從市環保部門了解到,除了降水偏少等氣象因素,造成我市市區污染物排放量大、空氣質量不達標的主要原因一是產業和能源結構不合理,空間布局先天不足。環保部門相關人士分析,濟南市區東北部聚集了鋼鐵、火電、石化等多家排污大戶,空氣污染最為嚴重。同時我市清潔能源供應消費少,煤炭消費量巨大,其中火(熱)電、冶金、水泥三個行業,雖然工業增加值僅占24.5%的份額,卻消耗了全市85%的煤炭,產生了85%的工業大氣污染物,且多數污染源位于我市常年主導風向,治理難度較大。一系列推動能源結構優化的措施正在進行,爭取到明年實現煤炭消費總量“不增反降”目標。
早知道
天氣今天傍晚雨來降溫
從7日開始到10日,濟南大部分時段處于輕度污染狀況中,空氣濕度較大,為霧霾提供了“溫床”。高濕度預示著降雨到來,濟南又要體驗一次“一場秋雨一場寒”的天氣。市氣象臺預報,11日傍晚到夜間局部地區有陣雨,東南風轉北風都是2~3級,最低氣溫17℃~20℃,最高氣溫26℃左右。12日陰轉晴,北風2~3級,最低氣溫18℃左右,最高氣溫26℃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