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購取消滿月,濟南樓市波瀾不驚
房地產市場走向不確定給地方發展轉型帶來壓力
7月10日濟南全面取消實施了三年多的樓市“限購”政策以來,除了最初幾天住宅網簽量有大幅上升外,很快便回調到正常狀態。人們擔心的政策取消后量價齊漲甚至房價報復性反彈的局面并沒有出現。
究其原因,除了消費者越來越理性外,被不斷調控的房地產市場開始逐步回歸市場本身也是重要因素。此外,一直執行的“限貸”政策,以及國家力推的“定向降準”和“微刺激”等政策,正極力把資金血液注入實體經濟,房地產市場不再是超發貨幣的“蓄水池”。
從長期看,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穩定發展更有利于整個經濟的增長,但同時也給地方經濟發展方式轉型帶來了新的壓力。
限購取消利好迅速消化
8月8日,濟南市歷山路與文化東路路口,一家位于經十東路奧體中心對面樓盤的促銷員,不停地把促銷廣告往行人手里塞。促銷廣告上,“一套不留大清盤、一波新品大放送”的廣告語頗具誘惑力,而“到訪有禮、購房有禮、退房有禮”的承諾,更是顯出開發商的“謙恭”。
濟南限購政策全面取消之初,不少人擔心的量價齊漲甚至房價報復性反彈的局面不但沒有出現,反而帶來的利好這么快就被市場消化,讓不少濟南房地產業內人士感到意外。濟南住宅與房地產信息網上的網簽數字也與此高度吻合:7月10日,在限購放開的當天,濟南新建商品住宅網簽量一下子攀至577套。在此后的一周多時間內,維持在每天四五百套的網簽量。這也使得整個7月份濟南新建商品住宅的網簽量達到9300多套,創下了單月網簽量的高峰,但很快就回調到正常狀態。
縱觀7月份的網簽情況,呈現兩頭低、中間高的特點。網簽高位多集中在10日到20日之間,隨后的日網簽量便回到二三百套的水平,與限購取消前的日網簽量基本持平。濟南住宅與房地產信息網上的最新網簽數字顯示:8月8日,網簽住宅280套;8月9日,網簽住宅180套。
“取消之初的網簽量猛增,不排除有部分持幣待購的剛需購房者擔憂房價上漲及時出手購房的因素,但更多的是前期已經成交但未網簽的房子集中進行了‘補簽’的結果。待補簽高峰過去后,網簽量回歸正常也是預料之中!币晃粷戏康禺a業內人士表示。
購房者日趨理性成熟
剛聽到濟南全面取消限購的消息時,家住美里湖附近小區的秦女士懊悔得不得了:“現在的房子還不到60平方米,附近也沒有好一點的學校,我早就把西客站周邊的幾個樓盤‘掃蕩’了好幾遍,想換個大一點的房子改善一下居住條件,這一調整政策,開發商還不接著就漲價啊?”
在樓盤促銷顧問一而再的電話催促下,她和幾個鄰居拿著準備好的誠意金再次開始看房之旅,越看越覺得不是那么回事:與以往相比售樓處并沒有增加多少看房者,再加上樓盤周邊的配套特別是配建的小學什么時候能建好一直沒個準信,她攥著手里的錢又猶豫了,“要不,再等等看!
最近,盡管不少樓盤的售樓顧問仍不時放出價格上調的風聲,但基本上“干打雷不下雨”。倒是有不少樓盤想借助限購取消的機會,加大促銷力度抓緊“走量”回籠資金。
“從現在的情況看,一方面,購房者越來越理性、成熟,更加看重房源的配套和居住環境;另一方面,決定房價波動的主要因素不再是限購政策,而是限貸政策。”上述濟南房地產業內人士表示。
地方發展方式轉型壓力增大
“濟南全面取消限購后樓市波瀾不驚并不意外!鄙綎|大學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李鐵崗認為,目前,濟南房地產市場已初步具備市場自主調節功能,行政調控正逐漸弱化。當前,國內房地產市場普遍面臨調整,外部風險對房地產市場的傳導仍不可預料,未來濟南樓市走向仍不明朗。
不斷調控的房地產市場開始逐步回歸市場本身,這從長期看更有利于整個經濟的健康穩定發展。但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給地方經濟發展方式轉型帶來的壓力也不容忽視。
今年上半年,濟南實現生產總值2600億元,同比增長8.8%,與全省持平;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87.7億元,增長13.1%,高于全省3.3個百分點;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348.2億元,同比增長18.4%,高于全省1.2個百分點;緦崿F了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預期增長目標。
“但不確定因素增多、區縣發展的不平衡、經濟運行面臨較大下行壓力等也不容忽視,尤其是房地產形勢仍然較為復雜!7月28日,分析上半年經濟社會發展情況的濟南市領導干部會議透露:今年以來,全市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較快,上半年達到21.1%,較一季度加快3.6個百分點,但房企面臨銷售和資金的雙重壓力。
而從土地出讓情況看,盡管今年一季度,濟南市本級商業、住宅用地出讓面積分別增長15.1%和53.3%,華山、西客站等重點片區開發大規模展開,市場供應能力較強。但自4月份以來,濟南土地出讓市場就少有掛牌和成交。一直到限購取消的7月,才成交8宗土地,供應2宗土地,總算打破了之前兩個月土地零成交的尷尬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