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洪濤 通訊員 郁凌霜 報道
本報臨沂訊 “我這兩畝多桃子,今年收入小2萬,這都多虧了小農水,不然遇上今年這樣的旱情,桃子基本就絕產了。”7月29日,賣完了桃子,蒙陰縣高都鎮上溫村村民吳漢寶高興地算著賬。
在今年臨沂市遭遇春夏連旱的情況下,小農水的作用尤為突出。臨沂市水利局局長申作信說。截至目前,今年臨沂小農水灌溉了農田77萬畝次以上。由于小農水項目的輸水管網全部埋到了田間地頭,讓農田用上了“自來水”,這就減少了渠道及田間輸水損失。常路鎮村民劉紀海給記者算了筆賬,以前澆一畝地的費用在100元左右,小農水實施以后,每畝費用為30元左右,降低了7成。
自2009年以來,臨沂市共實施中央財政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項目5批,涉及10個縣,完成投資6.49億元,擴大恢復改善灌溉面積76.48萬畝,每年可增加糧食生產能力13.7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