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限購政策全面放開,不少業內人士認為是“大勢所趨”。濟南目前的房地產市場已出現了成交下降,價格滯漲甚至下跌的現象。
濟南市住宅與房地產信息網統計顯示,今年1月至6月,濟南新建商品住宅網簽量為20564套,而去年同期新建商品房網簽量為28390套,新房成交量同比下滑27.6%。從每個月的成交量來看,房地產市場傳統的“金三銀四”及“紅五月”等都明顯成色不足。
9日,濟南市住房保障與房產管理局發布數據,今年1月至6月,濟南市區二手住宅成交14702套,成交面積114.91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9.8%、28.1%。具體來看,二季度住宅成交8124套,成交面積63.14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6.5%、35.4%。綜合上半年二手房成交戶型來看,60平米以下的住宅以4768套的成交量占據首位,占了總成交量的32.4%,60平米至90平米的住宅以4732套的成交量位居第二,占了總成交量的32.2%。90平米至120平米的住宅以3106套的成交量位居第三,占了總成交量的21.1%。由此可以看出,目前濟南二手房市場的主力成交是剛需購房者及改善型購房者。
從價格來看,國家統計局的數字顯示,今年5月份濟南新房價格環比下跌0.4%,二手住宅價格環比下跌0.2%。新房價格也是在連漲了21個月后首次下降。
從整個房地產市場來看,從年初至今,各大項目的“價格戰”也在逐漸升級,到了6月份,省城南部、西部等多個樓盤價格下調了幾百元至千元不等。尤其是“6字頭”價格現身東部、南部,“5字頭”價格現身西部,這種大幅的降價促銷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成交量。
業內人士也分析認為,隨著庫存量的增大,開發商的壓力也在逐步增多,開發商的價格促銷也是形勢所迫,為了成交走量。即便是限購政策放開,當前市場的下行趨勢及房價的下行預期也難以扭轉,房價更是沒有反彈上漲的動力和空間。
新房市場
■ 外地剛需、本地改善需求得到釋放
9日,省城花園路上一家剛需樓盤有關負責人稱,限購放開后,兩類人群的需求量可以得到滿足。一是外地人在濟南做小生意的,由于沒有社保,所以受限購政策影響沒法購房。還有一部分是外地戶口的在濟南已經有了一套小房子,按照限購政策,目前在濟南只能購買一套住房,限購取消后,可以在濟南購買第二套改善型住房。
“平時來我們這看房的這兩類人能占到重要的比例,限購取消后確實能對成交起到一定的帶動作用。”該負責人說。
省城東部一家改善型樓盤負責人說,他們的購房主力一般是改善型需求。此前由于限購,不少三套甚至四套需求的購房者無法買房,如果放開限購,這些需求就會釋放出來。
對于不少市民擔心的限購放開,未來房價上漲。一家一線房企山東市場負責人坦言,不能把限購取消和價格上漲劃上等號。雖然限購調整可以帶來一定成交,但由于目前市場下行,作用不會太明顯。對于開發商來說,快速走量回籠資金仍是首要任務。
■二手房市場 價格倒掛,有的比新房貴千元
相對于新房市場的波動,二手房市場表現相對“淡定”。
“限購取消,我沒有太大的感覺。客戶可能會相對增多,但是整體的觀望情緒不敢說會不會延續。”9日,三宇和記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總經理白秀彬說,“二手房市場要比新房反應慢一點。”
記者了解到,由于新房集中入市,推盤量大增,在省城高新區的部分項目,新房與二手房出現了“價格倒掛”,新房價格明顯低于二手房。白秀彬說,以高新區為例,像萊茵小鎮等二手房均價在每平米8000元至9000元左右,但是同一區域不少新盤的均價在每平米7000元至8000元左右。新房二手房價格倒掛千元左右。
目前已有一連鎖中介公司對門店做出了布局調整,把四家高新區的門店遷到了歷下、歷城等相對穩定的區域。此外,也有一些中介因成交量同比下滑三四成,已做出了大量裁員或是關門的調整。在這種市場下行的環境下,他們對限購政策調整帶來的作用,雖然有所期待,但不是特別看好。(喻雯 張子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