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濟南生態補償機制提速 大氣質量惡化區縣須繳罰款

今年1月起,濟南市每月對各區空氣質量排名,“氣質”改善還是惡化都有了“檔案”。記者從市環保局獲悉,下一步,我市將對連續3個月排名末位的區涉氣新建項目(污染防治項目除外)實施區域限批。
據悉,我市將加快建立市級環境空氣質量生態補償獎懲機制,實施市級向大氣環境質量同比改善的縣(市)區進行資金補償,大氣環境同比惡化的縣(市)區向市級進行資金賠償。這意味著,空氣質量惡化縣(市)區要交罰款了。此外,我市還要建立突出環境問題掛牌督辦級后督察機制,對經掛牌督辦仍沒有解決問題的將移交紀檢監察部門,情節嚴重的將移交司法部門,依法追究相關方面的法律責任。
為實現今年全市空氣質量同比改善10%以上、藍天數同比增加5%以上的目標,市環保局將配合發改委、市政公用局盡快完成工業廢熱(余熱)利用供熱方案,實施黃臺電廠、章丘電廠余熱改造和相應的供熱管網、熱力站建設改造工作。多渠道加大能源應用力度,推進“煤改氣”,力爭2015年實現煤炭消費總量不增反降。
此外,記者了解到,目前市發改委等部門正加快落實東部老工業區搬遷改造實施方案,力爭東部工業區現有的鋼鐵、石化、化肥等重點排污企業有序搬遷改造。加快山水集團熟料生產線整合進度,力爭早日建成平陰山水1萬噸/日熟料生產線項目并同步關停山東水泥廠和長清世紀創新兩家企業現有全部熟料生產線。
2014年泉城環保世紀行活動10日正式啟動。今年是泉城環保世紀行的第18個年頭,4月份開展第一階段集中宣傳活動,以揚塵、水、油氣污染防治為重點,第二階段則以燃煤污染防治為重點。
相關新聞
年底前全市淘汰
4成黃標車
記者從2014年泉城環保世紀行啟動會上獲悉,今年我市將強化在用機動車環保管理,加大機動車環檢和環保標志核發力度,依法組織開展機動車抽檢抽測及冒黑煙車輛查處,嚴格新車環保準入,繼續強化外地轉入車輛環境監管。同時加快黃標車淘汰進度,力爭今年年底按期完成累計淘汰40%黃標車的階段性任務,2015年前淘汰全部黃標車。
市環保局局長高立文說,在嚴控機動車尾氣污染方面,我市嚴把新車環保準入和外地車轉入關口,對70多萬輛在用機動車進行了環保檢驗。推進實施黃標車提前淘汰補貼政策,去年12月1日起正式啟動黃標車區域禁行工作,現已淘汰黃標車8900輛。同時,推進油氣回收治理工作,全市儲油庫、加油站、油罐車分別完成治理任務的88%、79%、95%。
5萬噸生活污水仍直排小清河
記者從市環保局了解到,目前濟南水環境質量形勢不容樂觀。自從去年7月至今年2月,截污治污工程取得了積極進展,同時清水補給量較大,我市小清河水質較好,能夠達到省里規定的要求。但進入3月以來,受農灌和降水偏少等因素影響,小清河清水補給量大幅下降,稀釋自凈能力減弱,特別是目前我市生活污水集中處理能力分布不平衡,存在水質凈化一廠處理能力不足和水質凈化三廠處理能力富余問題,目前在水質凈化一廠收集范圍內的濟濼橋東側每天大約有5萬噸生活污水未經處理直接從污水管網溢流口直接排入小清河,嚴重影響小清河水質,致使我市小清河辛豐莊處境斷面氨氮濃度一直處于超標狀態,小清河水質形勢嚴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