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山東省政府11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省委、省政府決定,從2014年起,我省將開展為期三年的大造林行動,實施荒山綠化和退耕還林工程,搞好省會周邊綠色廊道、魯冀交界大型林帶建設。此外,我省今年還納入了全國林業碳匯計量檢測體系建設試點省份之一。
記者了解到,目前從全國范圍內來看,山東仍是森林資源比較少的省份,全省有林地面積、林木覆蓋率等主要森林資源指標均居全國后列,生態山東建設任重而道遠。山東省林業監測規劃院副院長王允壽說,我省樹種單一也是林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據統計,我省喬木林面積中,楊樹占56 . 69%、松類占14 . 42%、側柏占7 . 04%。櫟類、榆樹、柳樹、泡桐等地帶性植被和鄉土樹種所占面積比例不到15%,而且有逐年減少的趨勢。
省林業廳副廳長吳慶剛說,森林可以在對抗霧霾中起到一定作用。據科學觀測,一個地區森林覆蓋率達到30%以上,就會有效調節當地氣候、增加降雨量,有利于凈化空氣。所以森林、樹木對霧霾的治理是行之有效的。
據介紹,碳匯主要是指森林吸收并儲存二氧化碳的多少,2012年計量結果顯示,我省森林吸收固定二氧化碳總量為3 . 86億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