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上午,山東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省財政廳、省新聞出版廣電局聯合召開2014年山東省“文化惠民、服務群眾”16件實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16件實事具體內容及具體工作安排。據悉,今年山東省的“文化惠民、服務群眾”16件實事預計籌措資金5.6億元。
5.6億元資金保障16件實事
據省委宣傳部副部長林建寧介紹,2014年,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將共同牽頭完成9件“文化惠民、服務群眾”實事。其中,“扶持30個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改陳布展”、“為180所鄉鎮中心學校建設‘鄉村學校少年宮’”和“為10000名全省道德模范和先進典型免費提供一次健康查體” 3件被列入常態化推進的實事;“在全省集中建設50個文化特色示范鎮、500個鄉村文明家園示范村(社區)”、“在25000個村(居)建立和完善善行義舉四德榜,倡導和鼓勵村居、企業、機關和學校圍繞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立公民道德檔案”、“為全省24家改制國有文藝院團配備流動舞臺車”、“為500個莊戶劇團更新配備演出器材”、“組織10000場基層宣講,免費培訓10000名基層宣講骨干”和“向欠發達地區、革命老區的10萬名殘疾人、困難家庭和農民工贈送數字電影優惠卡”6件被列入重點推進的實事。
文化惠民,財力保障是基礎。省財政廳總經濟師李海軍表示,2014年,省財政廳積極調整優化支出結構,通過年初增加預算,統籌安排專項資金,積極爭取中央財政資金支持等多個渠道,預計籌措資金5.6億元,為16件實事的實施提供有力的財力保障。
農村社區免費送戲10000場
16件“文化惠民、服務群眾”實事中,由省文化廳具體負責的有5件。省文化廳副廳長李國琳表示,2014年,省文化廳將擴大博物館、紀念館、圖書館、文化館(站)和美術館免費開放服務范圍,充分發揮十藝節的后續帶動作用,繼續深化“五館一站”免費開放成果;發揮農村文化設施作用,對10000家農村文化大院(綜合文化中心)進行優化升級;傳承優秀文化,繼續扶持1000位“非遺”傳承人、民間藝人“收徒傳藝”,通過提供傳習場所,給傳承成效顯著的傳承人、民間藝人和學藝者提供獎勵等方式進行重點扶持和資助,落實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每人每年10000元,省級傳承人每人每年6000元的標準給以傳習活動補助政策。
李國琳表示,為豐富農村文化生活,將以政府購買服務方式為農村(社區)免費送戲10000場。此外,還將推進、引導、規范村居廣場文化建設按照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的要求,為全省3萬個村居廣場舞蹈隊配備便攜式移動音響和道德舞曲,免費培訓3萬名文化廣場舞指導員。
每村每月放映一場公益電影
據了解,省新聞出版廣電局牽頭負責2件實事:一件是實施農村數字電影放映工程,為全省每個行政村每月放映一場公益電影;另一件是實施農家書屋提升工程,為全省農家書屋補充更新部分圖書、報刊、音像制品和數字化升級設備。
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副局長鐘華介紹,農村公益電影放映于今年初啟動,全省17條農村數字電影院線、3000余臺數字放映設備、3200余名放映人員陸續展開農村公益電影放映。目前,已放映1500余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