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日,在3G商用啟用近5年之后,工信部正式向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頒發了三張TD-LTE制式的4G牌照,至此,中國進入高速無線上網時代。這一快速網絡通道的打通,將會顯著地拉動大眾在文化、消費、娛樂等層面的信息消費,在手機的視頻和圖片下載的“蝸!睍兂伞帮w馬”。
今后網速會飛起來
與此前市場傳聞不同的是,中國移動并非“獨食”了TD-LTE制式的4G牌照,工信部同時給三家電信運營商進入4G時代的“敲門磚”。
中科院計算所上海分所所長孔華威說,這預示著移動互聯網的增長會進一步提速。現在手機的視頻和圖片下載的“蝸!睍兂伞帮w馬”。一部手機就能變身為隨時隨地高速上網的微型電腦。未來,能使用手機搞定的事情會越來越多。
中國移動成為大贏家
三大電信運營商在新一輪市場擴容中將如何博弈,無疑是市場最大焦點。
孔華威說,4G牌照對三大運營商來說,是機會也是挑戰。機會是4G帶來用戶重新分配的機會。
眾所周知,自2008年電信業重組、2009年1月3G正式商用以來,原本在2G時代實力較弱的中國聯通,以及之前沒有移動業務的中國電信,都因為拿到了相對優質的3G牌照而實現彎道超車,在新增用戶市場、業務品牌等方面都收獲不少;相比而言,中國移動的處境則完全不同,它曾經在2G時代創下的高達70%的市場份額被打破,所以一直希望能跨過3G,盡早向4G遷移。就中國移動而言,這次無疑是拿到了一張“好牌”,但對于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而言,未必是“好牌”。尤其是對中國電信來說,原先有線寬帶的優勢會進一步削弱。
不久前,工信部已經宣布給三大運營商分配了TD-LTE頻段資源。其中,中國移動獲得130MHz,分別為1880-1900MHz、2320-2370MHz、2575-2635MHz;中國電信獲得40MHz,分別為2370-2390MHz、2635-2655MHz;中國聯通也獲得40MHz,分別為2300-2320MHz、2555-2575MHz。
普及還需要較長時間
對于廣大用戶來說,4G發牌商用并不等同于4G時代的真正到來。這是因為,從發牌商用,到大規模普及,還要經歷一個成熟的過程,其間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比如,4G網絡是否成熟、手機終端是否豐富、應用是否多樣、資費價格是否親民……這些因素都將影響4G商用普及的進程。
以北京地區為例,按照中國移動的官方說法,中國移動在北京的4G網絡已經覆蓋了東、西、北三環內。看起來,4G網絡在北京的覆蓋面積已經不算小了,但據多位行業媒體記者的實地測試表明,在這些區域內并不是隨時隨地都能順利鏈接4G網絡,而且部分區域的測速表現欠佳。
除了網絡需要不斷優化、擴容、補盲點之外,用戶更為關心的是4G資費。按照業內人士的說法,4G業務主打視頻播放或下載,幾十兆、幾百兆甚至是幾個G的流量可能瞬間就會用完,如果運營商不能推出親民的流量打包價,恐怕用戶很難接受新的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