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12月2日訊(山東臺記者 高昌潔 高杰 段洪興)據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山東新聞聯播》欄目報道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加快建立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和發展老年服務產業。在濟南市歷下區,有90%的老人居家養老,其中不少是高齡、空巢、甚至不能完全自理。讓這些老人安享晚年,政府想了不少辦法。
在歷下甸柳社區,我們見到了92歲高齡的柴玉梅奶奶,因為生病,她已起不來床,女兒高光華問她好多事,她也記不清了。
雖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不過,高光華和老伴也已經68歲,因為常年照顧老人,她的手得了腱鞘炎和濕疹,想給母親翻身都很困難。
像柴奶奶這樣的老人,正是歷下區居家養老保障的覆蓋范圍,以自理能力、經濟條件、認知能力等多項指標為評估標準,公開評選,將保障人員分為四個等級,政府購買家政,為居家老人提供服務。在柴奶奶家,家政人員每天服務8小時,高光華的壓力減輕了不少。
同時,社區里還活躍著義務社工的身影,他們定期上門陪老人聊天,情緒好了,柴玉梅甚至還能跟著唱幾句紅歌。
今年前三季度,歷下區累計投入資金196萬元,為623名困難老人提供差異化居家養老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