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園大街三孔橋下南側橋洞結了厚厚一層冰,過往行人很危險。”近日,市民許先生向本報反映,三孔橋下南側的墻體上不斷向外滲水,天氣寒冷,導致周邊大面積路面結冰,給過往的行人帶來很大的安全隱患。
橋洞結冰騎車危險
29日上午,根據市民的提示,記者來到了三孔橋進行了實地探訪。由于當日氣溫較低,雖然已是上午10點半,但路面上仍有大面積的結冰,過往的行人小心翼翼,只有快車道中間的冰面在汽車來回的碾軋下已經化成了水。
“行人可以繞著走,但是騎車必須走這里,時常看到有人摔倒。”三孔橋紡織市場內一位店主告訴記者,三孔橋橋底的這段路面很特殊,整個路段是個“U”形,由于東西向的路面都比橋底的路面高出很多,因此來往的車輛到這里速度都會很快,而結冰的位置正好處于最底端,因此,車倒人翻的現象經常見。
記者觀察發現,由于該路面機動車和非機動車混行,想躲避結冰的路段尤為困難。
正當采訪的過程中,一位中年男子為了躲避北側的機動車不得不取道冰面,由于其身手還算敏捷,在電動車摔倒之前,他先跳下了車子。
“早上結冰比較嚴重,現在好多了。”許先生介紹說,三孔橋這段路面近幾天幾乎每天早晨都結冰。
橋底積水哪來的
天氣寒冷,再加上積水,路面大面積結冰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兒。但是,這些水從哪里來的呢?
很顯然,這些積水來自附近墻面的滲水。順著冰面往北尋找,沿著水流的方向很容易就能看到鑲嵌在墻面上的“泉眼”,有一處“噴涌”得挺歡。
“一年四季幾乎都這樣,冬天結冰,夏天積水。”據三孔橋紡織市場內的店主介紹,三孔橋下的這處積水點已經好幾年了,一直沒看到有人來處理。
“現在只是從墻體上向外滲水,夏天的時候你都能看到‘噴泉'。墻面和臺階周邊都有’小泉眼‘。”經常路過此地的市民武女士指著墻體上的出水口說,水都是從墻里面噴出來的,墻面的石磚都被掏空了。
對此,天橋區排水管理服務中心的相關工作人員曾經解釋過,他說,由于鐵路橋這里地勢本來就低,再加上污水管道因為過橋要形成“U”形彎曲,拐彎的位置很容易形成垃圾淤堵,如果遇到大雨就會加重這里的負擔,大量的污水就會沿著檢查井流出,順著臺階和墻體流向路面。這就是為何夏天的時候比冬天的時候嚴重的原因。
排污管理掉進“空里”
既然存在好多年了,為何沒有部門來管呢?針對此事,記者聯系了天橋區排水管理服務中心、濟南市排水總公司和濟南市排水管理服務中心。
天橋區排水管理服務中心和濟南市排水總公司均表示,不歸他們管理,而濟南市排水管理服務中心則表示是歷史遺留問題,并不歸他們管理,但是他們正在協調解決。
“這是多年前施工遺留下來的問題,好多年了一直沒人管。”據濟南市排水管理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由于此處管線在修橋的時候沒有相應抬高,所以堵塞厲害。為此,他們協調了相關部門在今年進行了招標,準備從道路南側繞行鋪設新管道,但是由于旁邊工地的詳細規劃還沒有下來,所以只能等待。
“據說,我們設計的管線線路正好沖著開發商設計的車庫進出口,如果是這樣,我們只能再找相關部門協調,如果協調不成,我們也沒有辦法。”該負責人說。 □記者 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