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是一條人命!到底還要丟多少條命才能解決這個問題……”11月15日清晨,在黃島區紅石崖街道大殷社區膠黃鐵路線附近,一名六旬老太不慎掉進了水坑溺水身亡。據介紹,膠黃鐵路線將大殷社區一分為二,很多人冒險翻越鐵道,造成數人死亡。為解決這一問題,這里2009年就建了鐵路立交橋,可因為土地以及排水問題,橋下的道路至今未開工建設,出現積水形成大水坑。紅石崖街道辦相關負責人表示,爭取2014年年底貫通。
老太大水坑溺亡
11月15日上午,記者來到大殷社區膠黃鐵路線穿越的位置。附近是一處幾百平方米的大水坑,而這個水坑便是老人溺水的地方。據介紹,溺水老太姓張,今年60歲,是大殷社區的居民。一位居民拿起地上一根長兩三米的木棍插進岸邊的水里,但根本夠不到底,村民稱大坑最里面有五六米深。
老人的尸體已經被打撈上岸并被居民們一起幫著運回。老人的一位親屬告訴記者,事發清晨6時許,老人家里有一個菜園就在水坑的岸邊,當時老人是到菜園里看菜時發生意外,后來有村民發現老人尸體在水面上,趕緊將她拖上來,但已經死亡。
穿越鐵路多人丟命
“一條條人命難道還引不起有關部門的重視嗎?”老人的意外死亡事件再次把居民出行難的老問題提了出來。據介紹,這個水坑是在2009年左右形成的 ,之前水坑的位置原本是平地,是社區中心路的一部分,而膠黃鐵路線就從這里穿過。
“鐵路線將社區一分為二,而且由于鐵道阻擋,村民們出行就不方便了。”采訪中,居民殷先生告訴記者,在鐵路線以東有學校還有一個大集,上學、趕集都要跨過鐵路線。雖然北側一百米遠的位置有一個鐵路涵洞可以通行,該涵洞地勢較低,遇到下大雨時也無法通行,所以居民多數時候還是選擇橫過鐵道。
“當時該路口只豎著一個警示牌,并沒有任何安全措施,所以多次發生火車撞死人的事件。”根據殷先生統計,之前一共有4個居民丟了性命,其中就有一名十歲的小學生。一次次的悲劇也引起了相關部門重視,居民們回憶說,區里開始規劃一條“35號線”,而鐵路部門把原來鐵路與社區道路平交的位置改為立交,2009年建了一座鐵路橋。“鐵路橋建好了,可路卻遲遲沒有動工,時間一久橋下就出現了大量的積水形成了大水坑。”說起此事,很多村民都顯得很無奈。
已列入計劃明年貫通
采訪中,社區治保主任殷主任告訴記者,雖然后來鐵路部門也設置了圍欄和警示標志,提醒居民不要穿越鐵路,可因為出行不便依然有不少人冒險穿越。為此,社區專門安排了人員看護。“有了水坑之后我就擔心安全問題,沒想到今天真的出了事。”殷主任說,水坑出現之后,因擔心安全問題他也專門找人在水坑周圍看守,多次向街道辦以及交通部門反映,希望盡快把路修好,可幾年來一直沒動工。“修路就趕緊修,不修就趕緊把坑填上,這樣留著遲早還會出事。”殷主任說。
記者來到紅石崖街道辦反映該問題,一位相關負責人證實,因為穿越鐵路多次出現死亡事故。事發地點是2005年黃島區規劃的35號路鐵路平交改立交工程地點,在 2006年工程列入投資計劃,并且逐步實施征地補償。2009年,鐵路部門開始實施“平改立”工程,當年基本結束。后期因為土地方面的原因以及排水系統問題導致道路一直未建設,鐵路橋下出現了大量積水形成了水坑。
這位負責人稱,此事發生后他們再次協調有關部門,目前已經有了答復,這一工程將在2014年列入建設計劃,爭取在當年年底貫通,解決居民乃至周邊企業的出行難題。
“希望他們給出的答復能真的執行下去,還要付出多少條生命作為代價呢?”采訪中居民殷先生說,希望相關部門盡快行動,讓悲劇別在上演。
文/圖記者 徐新東劉鑫 實習生 張欣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