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蘇冉
在一片雜草叢生的田地里,幾十壟生長月余的蔥苗倒伏淹沒在水中……站在田邊的章丘王金村村民張云順心里酸楚萬分——— 大蔥被雨澆死,今冬有個好收成的夢想也隨之成為泡沫。
記者近日到有著“種植狀元村”之稱的章丘繡惠鎮王金村采訪后得知,由于今夏連續遭遇強降雨襲擊———這種情況為章丘50年來罕見——— 地里近半數的大蔥倒伏絕產,每畝地收益至少損失5000元。
面對天災引發的大面積減產損失,村民們呼吁:蔬菜政策性保險能否盡快出臺。
現場探訪 大蔥倒伏嚴重 近半澇死或被曬死
再過一個多月,章丘大蔥就要上市了。然而記者在王金村采訪得知,受今夏頻繁降雨襲擊,該村200多畝章丘大蔥絕產近半。
“這些蔥全瞎了,一點救都沒有,今年算是白忙活了。”村民張云順指著自家泡在雨水中明顯倒伏的大蔥說。業內一直有“章丘大蔥看繡惠,繡惠大蔥看王金”的說法,該村的村民們世世代代都靠種植大蔥養家糊口,而大蔥耐旱不耐澇,正常情況下一個多月才澆一次水,其習性最怕大雨沖擊。“自從我記事起,除了上世紀60年代一次特大澇災造成大蔥大幅絕產,這些年從未遇到過像今年這么集中頻繁的大雨襲擊。蔥苗現在已徹底被雨打死,村民們眼看著絕產,一點辦法都沒有。”
正如張云順所言,雖然強降雨已經過去近兩個月,但田地里的積水依舊清晰可見,一棵棵大蔥有的橫七豎八地倒在水里,有的雖依然直立,但莖干和葉子已明顯泛黃,確定無法生長。由于長期無人管理,很多大蔥旁長滿了草。
“我們村地勢低,雨季來了加上地下水往上漫,雨水越積越多,最多時有半米多深,只靠水泵抽根本抽不完。”張云順介紹,村里去年集資在農田旁修了一個泄洪溝,本以為能起到疏導作用,但大雨一來還是照樣淤積。“太陽一曬大蔥死得更快。”
王金村村長張云義告訴記者,該村一共種植了200多畝大蔥,其中四成種在田地里,六成種在山上。田里的大蔥受害最嚴重,因濕度大溫度高引發了大面積病蟲害,九成以上被雨水澆死或“病死”了。山上的大蔥雖然沒有一次性被淹死,但約兩成被陽光照射引發的二次蒸發濕氣給悶死了,其余的還能緩過勁來。這樣算下來,該村大蔥近半絕產已成定局。
產量減少 蔥地近半絕產 每畝損失五六千元
張云義所說的山叫做女郎山,是山東省生態循環農業示范基地,也是章丘大蔥的主要生產基地。受暴雨影響,村民上山的土路被豁開了很多口子,路不好走,就沒法收割和運輸。無奈之下,張云義帶記者繞后山走了一條“觀光大道”,這條路是專門用來接待參觀團和洽談商戶的,雖便于車輛通行,但距離種植區比較遠,不便于村民上山。
記者在大蔥種植區看到,山上的大蔥整體品相要比田地里的好不少,倒伏現象較少見,但實際情況卻不容樂觀。“根部腐爛,已經不長了。”張云義隨手拔起了幾棵大蔥,這些蔥的根部已被雨水泡得分叉泛黃,已不具備收割上市標準。“山上兩成已經爛了根,剩下的還能緩過勁來”。
“我們這次損失很大。”張云義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大蔥一年只種一季,平時和小麥輪作。每年冬天下蔥秧子,第二年5月底6月初培土并移栽蔥苗,冬天小雪節氣后開始收獲,整個生長周期380天。今年蔥苗兩三毛一斤,一畝地可種1500多斤蔥苗,僅購買蔥苗每畝就需要500多元;人工費方面,栽一畝蔥苗要支付300元,后期開溝支付 70元;肥料底肥也得500多元,土地租金500多元。成本算下來,每畝地超過1800元。
保守估計,每畝地能產蔥8000多斤,每斤平均收購價為1.2元左右,這樣種一畝地的蔥可賣一萬元。村里的人都是“田里蔥”和“山上蔥”一起種,將成本投入平攤后,絕產蔥地一畝地至少損失五六千元。張云義說,不僅是大蔥,由于澇災,冬小麥也會受影響。再有,明年蔥苗下秧也會延遲,來年產量也得減少。
村民期盼 種蔥沒有保險 村民心里沒底
“要是種大蔥也能買個保險多好啊。”張云義告訴記者,國家為了保證基本農作物產量和農民種植積極性,設立了小麥玉米種植保險,但蔬菜等經濟作物卻沒有保險。“盡管科技發達了,其實還是靠天吃飯。”他說,章丘大蔥之所以質量好,主要是受地理環境影響,必須露天種植,大棚種植的話品質就差很多。所以一遇到澇災,肯定要減產,農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賠錢。
他表示,鎮上前不久派專人來統計過受災畝數,但至今還沒有拿到補償金。“我們真的是無能為力。”他表示,希望有關部門能夠考慮將蔬菜保險納入政策性保險,由政府承擔一定比例保險金,切實保障菜農收益。
進展
濟南調研受災情況
第一批救助金業已發放
“已經發放了救助金。”濟南市物價局相關負責人2日告訴記者,得知章丘大蔥受災后,該局專門組織專家和工作人員赴繡惠鎮進行調研。“一路上,目睹有些村莊的大蔥已經倒伏,還有玉米等作物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受災。專家們表示,章丘大蔥在繡惠鎮減產嚴重,連續八九年豐收的情況今年將不會繼續了,種植大蔥的農戶會有較大損失。”他說,成本監審處的相關人員當場評估了澇災對大蔥減產的影響,并制定了幫扶救助計劃。
目前,市物價局出臺了一系列救助辦法,已對23戶受災嚴重的農調戶每戶發放了1000元救助金。“正在進行二次成本監審,預計更多補助計劃將在近期出臺”。
影響
個頭小了品質口感不變
一場澇災會否讓今年的大蔥品質受損?對此,張云義表示,災情只會讓大蔥的個頭變小些,凡是上市的都是精挑細選的合格大蔥,品質口感不會有變化。
“章丘大蔥的蔥白較長,一般在50厘米以上,比較典型的章丘大蔥,蔥白應該達到80厘米。”張云義表示,在正常情況下,一棵優質的章丘大蔥加上葉片總長應達到1.5米左右,但受災情影響,今年大蔥個頭可能會長得小一些,但肯定超過1米高,否則就是冒牌貨。
“很多外地蔥也‘說’自己是章丘大蔥。”他表示,從口感上來講,章丘大蔥與其他幾種蔥也有明顯的區別。安丘蔥辛辣味較重,有明顯的纖維感。而章丘大蔥水分大,吃起來脆甜,沒有木質感,可用作調料,更適合生吃。除了個頭和口感,章丘大蔥蔥白的白色純正,其他幾種蔥的蔥白一般白中帶黃。此外,硬度也可以作為一種辨別方式。章丘大蔥比較粗,蔥白捏起來比較松軟;安丘蔥主要是日本鐵桿蔥,蔥白捏起來比較硬實。
年底大蔥每斤售價或將超3元
今年吃蔥要多花錢了。記者了解到,受大幅減產影響,今冬章丘大蔥價格每斤至少要漲近1元。匡山蔬菜批發市場相關人士表示,近期濟南市場大蔥批發價已達到每斤1.5元左右,按此勢頭發展,預計年底大蔥每斤零售價將超過3元。
“收購價肯定得漲。”張云義介紹,立冬過后是大蔥集中上市季,今年減產嚴重必然會拉高價格。去年收購價為每斤1.2元,其中一級、精制大蔥批發價已經到了每斤2元左右。按照以往供應量和銷售經驗,如此大規模減產,每斤蔥收購價肯定要漲1元,這樣加上中間環節層層加價,濟南市場終端銷售價每斤肯定要超過3元。
匡山蔬菜批發市場相關人士表示,受今夏雨季影響,最近大蔥價格一直攀高,批發價已達到每斤1.5元,比夏天高出近5毛。“今年章丘大蔥減產嚴重,從地頭到市場的價格肯定也要漲,屆時批發價每斤超過3元也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