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積金中心回應關于提取新政策的幾大疑問:
濟南公積金并非沒錢了
問:公積金新政是濟南本地調整還是國家調整?
答:此次調整是根據濟南目前情況作出的本地性調整,依據國家有關規定和《濟南市住房公積金管理辦法》(濟南市政府令244號)制定。
2005年,國家關于公積金提取相關規定中就有年限等限制,但是當時考慮到濟南市的房價較低以及公積金繳存量不是很高等現實,就沒有制定相關限制措施。2008年以來房價上漲飛快,濟南市公積金提取政策需要實行限制措施。國家的限制是“ 1年”,濟南是“3年”,已經比較寬松了。
問:提取新政影響的市民比例到底有多少?
答:大約20%市民受新政影響。受影響的兩類市民可以延期半年辦理,有足夠的適應時間。另據統計,提取潮中的人只有60%屬于受影響提取,40%屬于無需著急辦理的非波及人群。
問:去年,公積金貸款政策突然調整,今年提取政策又如此突然,有沒有調研和聽證?
答:在政策制定之前曾經組織工作人員到不同單位,調研過不同繳存比例人群的情況和意愿。通過此次提取潮發現,我們之前的考慮是不足的,要進一步完善機制,多聽取意見。
問:新政想達到什么目的?
答:提取細則是為了更好地體現互惠互利原則。公積金是一種“低存”“低息”的優惠性購房貸款資金,相互之間都是用“他人”的錢完成購房貸款。如果一個市民家庭用公積金貸款50萬元用于購房,購房后立刻將公積金賬戶余額全部提取,這對其他購房市民來說是不公平的。根據濟南情況來看,一般30個市民的賬戶余額才能支撐一個人購房貸款。此次公積金提取政策收緊就是為了進一步規范這種情況,讓更多人享受公積金貸款的福利。
問:坊間流傳公積金沒錢了,濟南公積金使用狀況如何?
答:總的來說,目前濟南公積金基本狀況是收支平衡,略有結余。具體來說,每年公積金歸集額及每年收回的還款本金和利息總和,略大于每年公積金提取額及放出的公積金貸款額度。目前濟南市公積金的使用比例為92%,這其中還包括保障房建設支出。單就公積金提取和貸款來說,只占公積金總量的86%。
問:對于沒有使用過公積金貸款的市民來說,現在賬戶中所有余額都是自己和單位交的,為什么要有有效證件3年內才能提取的限制?
答:做出3年的規定,也是考慮到這部分購房者未來的購房考慮,因為如果公積金余額提取不做限制,許多人未來可能就沒有足夠的余額用來貸款購房。
原來公積金沒有自己的系統,一直是使用銀行的系統,這次借助新的系統上線,對濟南的公積金繳存和支取進一步規范,而不是“不讓大家用自己的錢”。
問:面對提取潮,為什么不多設幾個服務大廳分流人群?
答:之所以爆發公積金提取潮,一個重要原因是濟南市六區三縣一市只有一個公積金管理服務大廳。按國家規定,設區市只能有一個公積金管理服務中心,且濟南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自2002年成立以來,人員編制一直為56人。整個濟南市,面向普通市民辦理公積金提取業務的窗口只有10個。
2002年,濟南市存繳公積金的職工有三四十萬人左右,但到今年,這一數據已經漲到了100多萬人。而支取新政策出臺后,有“公貸”且受影響的職工占總人數的20%,約為20多萬人。
如果能再增設4個辦公點,或者每個區縣都能設立辦公大廳的話,肯定不會出現這種情況。濟南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主任董寶珂說,因為公積金中心的日常工作涉及程序審批,而審批工作只能由正式職工操作,所以盡管業務量突增,中心也不能讓輔助職工直接參與公積金的審批。
對于如何解決空間有限造成的提取擁擠問題,董寶珂表示,新系統上線可通過技術手段予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