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張浩
1日,本報刊發了南外環一家小吃店煤氣泄漏引發爆炸的報道,引起了市民對煤氣安全的關注。
1日,記者走訪省城的一條小吃街發現,煤氣價格差異懸殊,不少商販都在使用超期服役的煤氣罐。
一罐煤氣相差四五十元
1日上午,記者來到位于東關大街附近的海晏門市場,記者在街上向商戶們打聽各自使用煤氣的情況,一家米線店的老板曾女士告訴記者,店里的一罐煤氣是30斤左右,110元,平均每斤煤氣的價格是3.6元左右。
在另一家米線店內,店老板則告訴記者,他們使用的煤氣是按斤購買的,一斤煤氣的價格是3元。而在一家賣羊肉湯的門頭房,店老板孫先生說,他們使用的那罐10公斤的煤氣是90元,均價達到了4.5元。“便宜的煤氣我們都不敢用,那里面都摻雜別的東西了。”孫先生說。
記者在市場內走訪了解到,市場內煤氣的價格差異挺大,從每斤3元到每斤4.5元不等,按照一罐30斤計算的話,每罐煤氣能少則差十幾元,多則差四五十元。
煤氣罐用了十年還在用
“生銹這么厲害的煤氣罐會不會容易爆炸?”市民張先生說。
按照煤氣罐的使用規定,煤氣罐的使用年限是8年,其中四年進行一次檢驗,檢驗之后的煤氣罐才可以使用。不過,記者在市場內走訪卻發現,不少小商販使用的是一些過期甚至是報廢的煤氣罐。在一家賣菜煎餅的小車上,記者看到了一個銹跡斑斑的煤氣罐,記者看到煤氣罐上也沒有生產日期,也沒有年檢的標牌。“這個罐都用了十年了,沒啥事,有煤氣泄漏我就聞出來了。”攤販告訴記者。
個體灌裝點自爆可摻假
為何在市場中商戶們使用的煤氣不僅價格懸殊,而且還會出現罐體質量嚴重參差不齊的狀況?記者在與商戶們的聊天中獲悉,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商戶們所使用的煤氣罐的來源。
“打一個電話,他們就過來給送煤氣了。”一家米線店的老板告訴記者,他們店里使用的煤氣是個體送來的,“具體是從哪里弄來的咱不清楚,聽說是從濟南煉油廠那邊拉來的。”記者在小吃街走訪了30余家使用煤氣罐的商戶商販,其中有超過20家的商戶直言不諱地告訴記者,他們使用的就是個體送來的煤氣。“這樣的氣價格便宜,聽說是摻雜了一些別的東西。”
記者從一家商販那里便得到了好幾張個體送煤氣的名片。記者以開店的名義撥打了一個送貨老板的電話,他也承認,“煤氣價格一斤差好幾毛,一罐氣就差好幾十,為什么?就是因為摻假。”他表示,如果記者想要價格便宜的氣自己也能供貨。
相關鏈接 近年省城煤氣罐爆炸
2012年6月6日,明湖小區一居民樓煤氣罐爆炸,南、北、東三側的窗框、玻璃被炸飛,房屋內20多歲女租客面部被嚴重燒傷。
2012年8月16日,市中區后龍窩莊的一煤氣灌裝點發生爆炸,引發三層樓高大火。
2012年10月2日,濟濼路水晶小區門前的農貿市場發生煤氣罐爆炸,一排小吃攤的簡易房頓時燃起大火,緊鄰的一座兩層辦公樓也被引燃。
2012年4月18日,洪樓附近的一家小飯店發生煤氣罐爆炸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