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燕南社區的居民發現小區里的垃圾桶顏色變得豐富多彩了,由原來的垃圾桶換 成了綠、藍、灰三個顏色的新垃圾桶,而且居委會還定期在小區內向居民發放綠色和 藍色的垃圾袋。在居委會門前還有一塊“綠廚行動積分卡”活動方案,只要將分類好的 垃圾正確投放,就能積分得獎。“扔垃圾還能領獎品?”這讓居民們都覺得挺新鮮。
記者張夢堯實習生盧尚青垃圾分類能積分領獎品 居民領到了洗衣粉
“我家的洗衣粉就是扔垃圾領的!痹谘嗄仙鐓^1號院的垃圾桶旁邊,居民李女士指著宣傳板告訴記者,“扔垃圾的時候找樓長計分,只要扔得對就能積分,分數夠了就能得獎品,我還得到過抽紙。”李女士說,雖然將垃圾分類投放不是為了領獎品,但這確實能夠提高居民們的積極性和參與度,“時間長了也就習慣了,再說,在家扔垃圾的時候分好類,也是順手的事。”
記者了解到,為更好地推動垃圾分類,歷下區城管局特推出“綠廚行動積分卡”活動。歷下區城管局聯合各試點單位居委會定期向居民發送綠、灰兩種顏色的垃圾袋供居民日常生活使用。居民只需將正確分類好的廚余垃圾正確投放在指定的投放點,即可計分,滿分后即可獲得洗衣粉、洗潔精、衛生紙等小禮品。此外為了增強居民環保意識,對于有毒有害垃圾是進行按件獎勵的,每10件此類垃圾可換取1件小禮品。評分標準由兩名以上監督員具體負責填寫評分價值,監督員由小區居委會選出的樓長組成,在早8點晚6點定時定點進行監督、考核和打分。
推廣垃圾分類 學校幼兒園做得更好
歷下區垃圾分類辦公室負責人王業忠告訴記者,歷下區日產垃圾600多噸,夏季高峰期可達800多噸,垃圾處理已經成為歷下區亟需解決的問題,因此歷下區區委、區政府于2012年2月8日起開展進社區、進校園、進機關、進家庭、進商場、進市場等工作模式,生活垃圾分類減量工作在全區42個試點單位展開;同時,此次垃圾分類減量工作也是為今后環保方面的法律法規制定提供參考意見!拔覀冊趯嶋H工作中發現,推廣垃圾分類在中小學、幼兒園開展得最好!蓖鯓I忠表示,通過在孩子們中間推廣“垃圾分類”意識,不僅能夠讓這一代人從小就把垃圾分類當做一種習慣,更能通過“小手拉大手”帶動很多家庭參與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