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調查>> 多數崗位審核 通過率不足50%
根據公布的最后一天19日的報名情況看,到報名結束,東昌府區事業編招考提供的300多個崗位中,多數崗位對報考人員的審核通過率都不足50%,有的崗位審核通過率甚至是零。
陳先生表示有很多報了名卻沒被通過的考生情況基本跟他差不多。記者發現,盡管是土生土長的聊城人,戶口也是東昌府區的,但只要父母在聊城市級的單位工作,報名時審查也不會被通過。
本報記者 張躍峰
本報聊城7月23日訊(記者 張躍峰) 東昌府區事業編招考報名19日結束,市民陳先生欲報考一教師崗位,卻未能通過資格審查,被告知其不屬于東昌府區生源。陳先生很納悶,自己是土生土長的東昌府區人,身份證、戶口本上標注的也是東昌府區,咋就不是東昌府區生源了呢?
22日上午,陳先生致電本報反映,他是土生土長的聊城人,而且家就在城區。大學畢業后便回到了聊城。聽說東昌府區事業編招考的消息后,15日報名一開始就上網遞交了申請資格,讓他沒想到的是第二天一查詢,發現資格審查沒有通過,理由是不屬于東昌府區生源。
這讓陳先生感到很是迷惑,他撥打了招生簡章上的咨詢電話,工作人員告訴他說問題出在他父母身上。按照網絡報名時的提示,陳先生需要如實填寫父母姓名及工作單位。由于他父母以前都在聊城市所屬的工廠上班,雖然那工廠已經破產而且父母也辦理了退休手續,但他也如實填寫了父母的工作單位。咨詢過程中工作人員說,像他這種情況應該屬于聊城市生源,不屬于東昌府區的生源,因此不符合此次報考的條件。
如此規定讓陳先生哭笑不得,然而他卻最終也未能報上名。讓他氣憤的是,同住一個居民小區的另一個同學卻順利地報上了名,原因是那個同學的父母以前一直沒有工作,后來又是自己在香江開的商鋪,其填寫父母的情況時統一填寫的“經商”,再加上他的戶口也在東昌府區,就順利成章地成為了東昌府區的生源。
記者在東昌府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網站上查詢了2013年東昌府區公開招考教育、衛生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和區直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簡章,其中確實明確規定招錄范圍為東昌府區生源,2013年及以前畢業、未就業的國家計劃內統招全日制高校畢業生。
陳先生對“東昌府區生源”的認定條件表示質疑,按照這一認定條件及標準,城區得有許多戶口雖然是東昌府區的報考者不符合這一條件,如此一來就剝奪了他們一次公平求職的機會,他認為這一認定條件及標準對于他這樣的人群來說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