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市民在青島政務網上投訴稱:“鞍北片區大部分筒子樓建于1950年左右,距今已有60多年。房屋的質量存在嚴重的問題,很多地方出現破損甚至塌陷的情況。鞍北片區拆遷登記已進行多次,但至今仍未有任何有關拆遷的消息。老筒子樓扛不住風雨,居民希望早日離開。”7月2日,記者了解到,這片一共有3000多戶,已列入危舊房改造計劃。
1居民盼筒子樓早點拆遷
“我原先居住在鞍山一路30號甲,這是一棟建于1958年的簡易筒子樓,隨著歲月的流逝,此樓已瓦碎磚酥、木朽墻裂。擔心隨時可能發生危險,我搬離這里,借居在親人家中。此樓屬于鞍北片區,自1992年起多次傳出拆遷消息,但始終未實施。”市民黃先生在青島政務網上反映道。
“這里大部分筒子樓建于1950年左右,距今已有60多年,房屋的質量存在嚴重的問題,很多地方出現破損甚至塌陷的情況。鞍北片區拆遷登記已進行多次,但至今仍未有任何有關拆遷的消息。鞍北片區居民同意拆遷的人數已達到相關標準,居民均同意這里立即拆遷,希望早日離開,因為這里已成危房。真誠希望相關部門能夠重視此地的拆遷問題,我們已經等了10多年了,每年都說一定改造,但都是推到下一年,年復一年,年年如此!”另外一位住戶投訴道。
“我是鞍北片區筒子樓的居民,政府說這個片區要改造,這話已經說了很多年了,前期的摸底工作也做了好長時間了。現在的情況,相關部門很清楚。我們很多居民就是想知道今年到底還能不能拆?”
2 一期改造計劃下半年啟動
住戶韓先生反映說,鞍北片區危舊筒子樓里有3000多戶居民,有的祖孫三代在破爛不堪的筒子樓里住了很久,這些筒子樓歷經了幾十年的滄桑,已經不堪重負。
現在出現了墻體開裂、墻皮脫落等問題,露出的紅磚已經酥了,抹上水泥干了之后,連磚一起脫落,無法修復,已經嚴重影響樓體結構。
每到雨季,屋頂漏雨、地下冒水,住頂樓的居民用洗臉盆接水,住樓下的在門口筑起水泥臺階擋住往屋里灌的雨水。
7月2日,記者從相關部門了解到,鞍北片區危舊房改造項目位于撫順路以南、鞍山路以北、人民路以東、山東路以西圍合區域內,前期已完成調查摸底、產權資料收集工作,目前正在進行規劃論證、資金籌措等工作。
該片區改造范圍較大,涉及居民較多,計劃分期改造,一期改造計劃2013年下半年啟動,現正在研究確定一期拆遷范圍。待方案最終確定后,將盡快啟動房屋征收等相關工作。另外,記者獲悉,目前主要進行的是規劃論證和招商工作。
另外,李滄區十梅庵改造工作正在進行前期準備和籌劃,同時,湘潭路街道辦事處和十梅庵社區正在積極開展招商工作。具體改造時間尚需完成招商后研究確定。
3 拆遷4年安置房還沒建好
近日,還有市民反映黃島靈山衛西南村拆遷安置問題。“2009年6月拆遷安置,到現在四年了!前面三年半,一直沒有動工!房子被拆得亂七八糟,閑置在那里。現在說是動工了,看看現場,進度那么慢,和我們拆遷時間差不多的地方,好多人住進安置房一年多了,我們的房子還沒建起來。很多安置房的建設進度都比我們快很多倍,我們這邊怎么就這么慢?這四年來,釘子戶一直都在。今年3月,相關部門答復盡快把剩余部分拆遷,以便于全面開工,可是3個多月過去了,還要拖到什么時候?”一名市民投訴道。
7月2日,記者了解到,目前有兩個因素影響該項目的進展,一是區劃因素,需進行項目對接,該項工作正在進行中,對接完成后將立即啟動項目有關工作;二是剩余8處的拆遷工作,該項工作目前進展情況是:一方面辦事處組織部分機關干部入戶進一步做動員工作,另一方面村里正依據村民自治等法律政策規定,按程序對拆遷尾戶問題進行表決,并于近期組織實施。記者 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