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前所有的檢查都做了,一直說孩子都好好的,可生下來咋就“右臂癱瘓”啦?看著襁褓中的孩子,孫瑞(化名)要向接產醫院討個說法 ,可讓他心寒的是,院方認為沒有任何責任,拒絕幫助治療也拒絕賠償。
好好的孩子咋成了半癱
7月3日,記者聯系到了孫瑞,現在孩子已經一周歲了,從老婆生產到現在事情終于得到了解決,他對醫調委的幫助非常感激。“沒有這個第三方機構的話,只能打官司,還得自己做醫療事故鑒定。”
孫瑞說起了事情發生時的情形:
2012年6月20日,當時是13點多鐘,我老婆出現分娩的癥狀。因為離家遠,到醫院的時候老婆已經見紅了,看到這種情況,大夫接著給開了住院單。當時醫生看了一下情況,說要剖腹產。
這是我們的第二個孩子,第一個孩子出生的時候也將近8斤,再說我老婆年紀也大了,肚子上開一刀就擔心以后的恢復情況不好,就詢問醫生,能不能順產試試?聽我們這么說,醫生又做了近20分鐘的檢查,說他估計孩子在八斤半,二胎的話可以生生看看,生產困難的話就馬上剖。聽醫生這么說,我就在手術風險單上簽了字。
等待是煎熬的,進了手術室大約兩個小時,16點多的時候醫生出來說,順產困難需要剖腹產。當時聽醫生這么說,就愣了,那趕緊剖吧。不過當時說我老婆中午吃了點飯,要等到19點鐘手術,可等到18點多鐘的時候,一個護士突然看到我老婆的肚子塌下去了,匆忙找來醫生把孩子接生下來。
“當孩子出來后,看到他的胳膊跟個面條似的,肘部還有很大一片青,我整個人就傻了,差點一屁股坐地上。”孫瑞說,因為妻子屬于大齡產婦,所以產前檢查都做得很仔細,檢查的結果都說孩子好好的,可生出來右手臂咋就癱瘓不能動了呢?
家屬要賠償,院方稱無責任
孩子出生的第二天,醫院的產科主任說,孩子的病他們確診不了,要到青島婦兒醫院檢查確診。孫瑞說,自此他和妻子就帶著孩子輾轉在各大醫院之間。先是到了青島婦女兒童醫院,一位骨科專家懷疑是臂叢神經損傷,但是醫院確診不了。隨后到了401醫院手外科,專家也懷疑是神經損傷,讓兩個月以后復診。
“拿著醫院的結果,又找到了值班醫生,說孩子傷得很輕,可能一兩個月就自己恢復了。”孫瑞說,當父母的都希望只要自己的孩子平安就好,也沒想其他的,就回家安心照料孩子。可回家后幾天發現孩子的手臂還是不能動,而且出現紅腫現象,趕緊又到青島婦女兒童醫院檢查,做了核磁共振,孩子肩膀已經發炎,還有了積液,住院接受了五天治療。但是手臂還是不能動,孩子滿月后又到了康復科治療,確診是臂叢神經損傷,在這里做了鼠神經穴注、針灸等治療,后來聽同病房的家屬說,上海的華山醫院是治療這方面的專家。
“9月份的時候我們抱著孩子找專家檢查,專家說,孩子傷得很重,需要手術,但是手術有死亡的風險,也可能孩子變啞巴。”孫瑞說,當時自己和妻子就哭了,最后決定還是先保守治療。
孩子已經確診是臂叢神經損傷,而且傷得很嚴重,孫瑞說,前前后后為了給孩子治病他們花錢花時間,做康復治療時每天打車來回四個小時。他要為孩子討一個說法,但是醫院一口咬定,自己沒有任何責任,拒不幫助治療也不給任何的賠償。
醫院賠患兒家屬9.8萬
等孩子的情況穩定以后,孫瑞就開始了替孩子討說法的維權路,他跟記者說,對于醫生他沒有太大的意見,畢竟當時生孩子時要求順產是他們家屬的意見,但是問題既然出現了,醫院就應該解決,而不是推卸責任。
整個過程中,孫瑞認為 ,有幾個方面的問題是醫院應該負責的:首先對胎兒的體重預估出現很大的偏差,差了一斤多,所以讓家屬誤以為可以順產;還有就是生產過程中,從定下剖腹產到手術為什么要等近3個小時的時間,而等待過程中并沒有專人進行陪護;嬰兒突然出生,醫生匆忙接生,因為忙亂導致操作不當,致使孩子出現臂叢神經損傷。
“這其中醫院肯定是負有責任的,但是最開始找到院方的時候,他們并不承認,認為是我們家屬不停勸告要求順產才導致現在的情況。如果認為醫院有責任,就去做醫療事故鑒定。”孫瑞說,他到醫院、區衛生局等地方協商過多次,可一直都沒給個說法。
今年3月份的時候,聽說開發區成立了第三方醫調委,甚至都有打算要大鬧一場的孫瑞還是選擇先調解一下。醫調委的負責人說,接到孫瑞反映的情況以后,他們到醫院進行了調查取證,但是院方也覺著自己很委屈,當時醫生已經明確告知家屬巨大兒生產過程中存在多種風險,建議進行剖腹產。勸說無效并且家屬在經陰分娩知情同意書上簽字并按手印后,進行接產,整個醫療過程沒有過錯,而且發現嬰兒出現問題后,院方也非常重視,積極聯系市婦女兒童醫院進行轉診治療,也多次跟家屬協商過,并非家屬所說的態度冷漠,拒不幫助治療。
雙方各說各的理,患兒家屬算了詳細的賬目,要求賠償50萬,而醫院認為沒有責任,不做賠償。事情陷入了僵局。但是開發區醫調委的調解人員沒有放棄,他們組織聘請的專家團專門對此醫療過程進行了“鑒定”,結果認為,院方在預估胎兒體重、接產操作等方面確實存在失誤。但是患兒家屬要求的賠償金額過高。“醫療糾紛調解最難的地方就是認定責任,責任認定了下一步的調解就相對容易一些。”開發區醫調委主任何兆平說,經過前后七八次的協商調解,雙方終于達成和解,由醫院賠付患兒家屬9.8萬元。記者 尚青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