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濰坊6月27日訊(記者 趙松剛) 27日,壽光市中陽·春蕾小區的一些業主反映,他們購買的商品房拿到房產證和土地使用證后發現,竟然變成經濟適用房。業主稱,在購買時簽的是商品房購房合同,價格也是按照當時市場價,而且沒填寫購買經濟適用房的申請。
27日,壽光市渤海路中陽·春蕾小區的朱先生說,2010年10月份,他從中陽·春蕾小區購買一套近100平米的商品房,雙方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當時一平米的價格是2600元左右,跟周邊小區價格差不多,是當時的市場價。”朱先生說,他所在的小區,一共有14棟樓,西邊的是1-7號樓,東邊的是8-14號樓,兩邊的房價相差很少。朱先生購買的新房在小區西邊。
2011年10月份左右,朱先生拿到新房鑰匙,裝修入住。2012年朱先生拿到房產證。房產證上顯示,朱先生所購樓房的“土地使用權取得方式”為劃撥,沒有土地使用權限。朱先生發現,東邊的8-14號樓的業主房產證上的“土地使用權取得方式”為出讓,使用權限至2069年10月13日。
朱先生拿到的土地使用證,明確顯示他所購買的房屋類型為經濟適用房。朱先生說,他在購買中陽·春蕾小區的房子時,開發商沒有告知是經濟適用房,雙方簽訂的是商品房合同,價格也是按照市場價,“買經濟適用房,必須要自己申請,我沒有申請,而且我也不符合申請條件。”
記者從中陽·春蕾小區的1-7號樓的一些居民提供的房產證和土地使用證上看到,房產證的“土地使用權取得方式”為劃撥,“土地使用年限”一欄沒有填寫時間。土地使用證上的房屋類型為經濟適用房。“我們被騙了三年,現在也沒有給我們一個合理的解釋。”有業主氣憤地告訴記者。
27日,記者在壽光市中陽·春蕾小區調查發現,該小區西側的1-7號樓一共有200戶左右居民。中陽·春蕾小區的多名業主稱,西側的七棟樓絕大部分業主跟朱先生的情況一樣:買的是商品房,而房產證和土地使用證上顯示為劃撥,變成經濟適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