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在沂源縣寨里村村民張勇家的屋頂上,記者見到了聞名已久的“家庭光伏電站”。
目前,沂源縣寨里村張勇分布式電源接入系統項目已通過了淄博供電公司的設計審查,這標志著淄博首個家庭光伏“電站”并網發電指日可待。
日均發電20多度 可用25年
去年10月,國家電網出臺政策,對分布式光伏電源實行“免費接入,全額免費”。12月,聽到我國首個家庭光伏“電站”在青島并入電網的消息后,張勇找到沂源縣供電公司。在多次協商的基礎上,今年5月中旬,電力部門協助張勇安裝完成了工程設計、電氣接線、計量設施安裝和并網流程設計。
張勇家的太陽能發電機組安裝在屋頂上,裝機容量試運行5千瓦,設計最低運行時間為25年,除自用部分外其余電量向供電網上輸送。
據了解,整個工程完成造價3萬元。根據測試,張勇家的光伏電站平均每天發電22-24千瓦時,夏季可達到30多千瓦時。在發電過程中,太陽能是免費的,只需要支付設備的維護和折舊費用。
淄博光科太陽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田洪亭告訴記者,張勇家使用的太陽能電池板性能非常好,能抵御冰雹、雨雪等惡劣天氣,電池板至少可以使用25年,在這期間,基本不需要高昂的維修費用。
雙向電表顯示電量,孤島設備保安全
淄博光科太陽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田洪亭告訴記者,屋頂的太陽能電池板收集陽光,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并通過一根電纜連接到逆變器上,此時電還是直流電。逆變器將直流電轉化為220伏的交流電。然后電流通過一根電纜進入國家電網的線路上。在逆變器上有一個單項計量表,用以統計總的發電量。而用戶家還有一塊雙向電表,用以顯示上網的電量。用總的電量減去入網的電量即為用戶自己消耗的電量。
安全問題是很重要的。在逆變器上有防孤島設備可以起到安全保護的作用。電纜的接口也都有漏電保護裝置,用以保障安全。
每度電收益約0.45元,預計9年回收成本
田洪亭告訴記者,太陽能電池板的安裝不受資源分布地域的限制,可利用建筑屋面的優勢。角度合適的屋頂可以不需要支架直接安裝在屋頂上,不占用額外的空間。
沂源縣供電公司客戶服務中心主任司繼海告訴記者,按照規定,除了自己家用的之外,張勇家太陽能發電上網的那部分電量按照每千瓦時0.4469元計算。這樣,需要9年左右回收成本。
家庭光伏發電仍有“盲點”
司繼海介紹,如果家庭光伏電站沒有跟電網并網,多生產的電就需要使用蓄電池儲存起來。而蓄電池成本高,一臺蓄電池也只能使用3-5年。
司繼海說,如果太多的家庭光伏電站與電網并網,也存安全問題。各家各戶往電網送電,不方便管理。比如某一個區域統一停電檢修,而這個區域又存在多個家庭電站,如果有家庭電站不及時停電,將對檢修人員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脅。因此,還必須在光伏電站與電網接入點之間有一個明顯的斷開點。
另據司繼海介紹,由于目前在發票出具、電量結算、優惠電價補貼等方面沒有先例可以借鑒,因此家庭光伏發電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