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本報持續關注,和平路終于有望帶樹修路。據了解,和平路是濟南首次進行正規的大樹移植公示。
移樹公示引熱議
和平路大樹移植公示期間,不少市民和專家借本報發表看法和意見。大多數市民希望留住大樹,“雖然公示的內容我不贊同,不過與以前相比,多了個表達看法的途徑。”市民王先生說。
30日下午,接受記者采訪時,濟南市園林綠化局綠化指導處處長安吉磊說,和平路大樹移植是濟南首次進行正規的移植公示。
安吉磊說,去年住建部出臺的《促進城市園林綠化事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規定,因同一個工程項目需砍伐大樹超過兩株,或移植大樹、實施大修剪超過10株,需采取聽證會、公示等形式,就砍伐、移植樹木的種類和數量、修剪程度等征求公眾意見,接受社會監督。
安吉磊說,根據住建部的規定,和平路大樹移植經過論證后開始公示,“市民同意的話就按方案進行,市民不同意就進行修改。”和平路大樹公示期間引起熱議,并推動方案優化,這其實表現出了大樹移植的科學和民主,對其他工程也有參考價值。
濟南無大樹移植法
濟南市人大代表、濟南市鵬飛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傅強建議,希望濟南出臺專門的大樹移植法。“南京有專門的大樹移植保護條例,這對保護大樹是一種硬性監督,希望濟南也出臺相應法律。”傅強表示。
據了解,2000年11月,南京開始實施《南京市大樹移植操作規程(試行)》。五年后,南京市園林局、南京市園林科研所編輯出版的《大樹移植法》也開始具體實施,這為南京大樹上了雙保險。
據《南京大樹移植操作規程(試行)》規定,胸徑30厘米的快長樹及胸徑25厘米的慢長樹一般不宜移植,如遇建設工程,應予避讓。胸徑超過40厘米的樹木,參照古樹名木保護管理規定執行。
安吉磊表示,目前濟南的樹木保護主要依據標準是《濟南市城市綠化條例》,針對大樹,目前濟南依據的是《促進城市園林綠化事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大樹的具體標準是“胸徑20厘米以上落葉喬木和胸徑15厘米以上常綠喬木”,如果要制定地方版的法規,要靠濟南市園林局法規處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