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報4月11日訊 (記者曹茜)4月11日,濟南市城管局召開濟南市公廁建設暨廁所開放聯盟市民共建會,邀請“市民巡訪團”部分成員參加。濟南市城管局工作人員表示,2013年濟南市將新建300座公廁,力爭達到400座,目前已經有228座選址定點,其中11座已開工建設。
濟南市城管局設施科科長郝寶永介紹,公廁建設要解決 5大難題,首先就是選址。“公廁建設的最大難點是選址,只要有地方建,后期建設就容易許多。”郝寶永說。一些人口密度較大的主城區,盡管根據城市公廁建設規劃和百姓的如廁需求急需建設,但實際操作中很難選出可行性地址;一些公廁建設不可避免要借用綠地等公益用地,但這與園林部門協調難度較大;此外,一些單位和群眾缺乏對城市公廁建設重要性的認識,選點工作中協調難度較大,這都制約公廁建設。
其次就是接水難。公廁建成后需要及時接入自來水管網,才能正常使用。目前各區公廁建設中普遍反映接水難,主要是因規劃土地手續不齊全,不能辦理水表手續;即使能辦理水表手續,也必須在公廁施工完畢后方可申請,再加上2個月的安裝周期,致使很多公廁接不上水。
接電也是一個難題。接電手續辦理需要較長周期,致使部分公廁建成后使用效率較低。
公廁排污難,選址、定點、設計初期雖盡可能考慮到排污問題,但一些公廁因距離市政管網較遠,辦理相關排污申請等手續較困難,直排接入市政污水管網難度較大,只能改為化糞池儲存,影響公廁建設進度。
公廁難補建。受房地產項目開發、棚戶區改造、道路建設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濟南市存在公廁被隨意拆除現象,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公廁的保有量。這些拆除單位也沒有在開發、拆除過程中同步建設或補建公廁,項目建成后再補建難度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