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德州市民報警說,在德州城隍廟商場附近,有人在大肆銷售黑心棉填充的床上用品。接到報警后,民警立刻聯系質檢所的工作人員,一起趕往現場調查。在德州德城區城隍廟商場附近,可以看到有不少出售床上用品的沿街店鋪生意火爆,因為走的是中低檔路線,所以這里的棉被十分便宜,大都在幾十元到200元不等,那么如此低廉的價格,質量能保證嗎?
經過檢驗,質檢所的工作人員說,這些所謂的棉被都是劣質棉織品,雖然里面有棉花的成分,也不過是棉短絨或落地棉等纖維制品在加工中的下腳料,而且還摻了不少雜物。說到這些棉被的來源,有的商戶稱來自河北,有的則說自動上門推銷的,民警在調查中發現這些便宜的棉被都來自同一個人,一個姓嵐的商人。
在走訪中民警了解到,商戶們說的那名嵐姓男子,是騎著機動三輪車上門送貨的,3月4日中午,民警發現了送貨的可疑男子,并通過跟蹤,找到了位于德城區北廠村的加工窩點。
走進院子,刺鼻的異味撲面而來,棉絮飛的到處都是;旁邊的一個房間里,有幾名工人正在忙著縫制棉被。在另一個倉庫一樣的房間里,堆放著大量的軍綠色褥子和花格棉被;這500床百床棉被雖然看似不錯,但它使用的原料正是這些被壓縮成方塊的棉花,質檢所的工作人員說,這些土黃色的棉花實際是工業纖維廢料,就是常說的黑心棉。
嵐某交代,用這種原料做棉被,要先進行漂白,后用粉碎機進行粉碎,然后再將粉碎的棉絮裝進一種網子里,經過簡單的縫制就可以了。原來嵐某曾是棉紡廠的一名工人,因為掌握制作棉被的技術,在利益的驅使下,2010年他從浙江購買了兩臺紡織機器,租了廠房,雇傭了幾名工人做起了黑心棉被,為了掩人耳目他還通過非法渠道辦了手續;嵐某說,他在陵縣以及河北一些縣市的棉紡廠,以每噸1000至5000元的價格買進化工纖維下腳料作原料,一噸化工纖維的下腳料,就能縫制300至400床棉被,然后再以每床16至40元的價格出售,兩年來嵐某共生產16000床棉被,涉案價值20萬元左右。
德州市質檢所所長表示,比較慶幸的是,這些黑心棉被沒有流入幼兒園學校,也沒有在有關醫院里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