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企業涉足鐵礦,鐵礦企業涉足黃金,黃金企業則在金價的持續下跌中艱難騰挪以求“自救”……近半個月來,魯股涉礦可謂動作頻頻,這一系列動作背后,或是整個礦業資本市場生態的變化,更是宏觀經濟形勢變化的縮影。本版撰稿記者張恒
紡企德棉股份涉礦 涉礦魯股已達20家
剛剛過去的5月份,反映鋼鐵業景氣度的鋼鐵行業PMI指數為46.4%,環比大幅回落6.2個百分點,重回收縮區間。然而,中物聯鋼鐵物流專業委員會1日發布的這組數據并不能阻擋德棉股份涉足鐵礦的步伐,該公司本月7日發布投資公告,決心去礦業市場賭一把。
根據公告,德棉股份擬與新疆天宇同創投資有限合伙企業、新疆天朗偉業投資有限公司共同出資1億元,在烏魯木齊設立新疆德棉礦業有限公司(暫定名,下稱新疆德棉礦業)。其中,德棉股份擬出資4000萬元占股40%,其他兩家股東分別出資3000萬元,各占股30%。
新疆德棉礦業成立后,將承包哈密市坤銘礦業有限責任公司牛毛泉鐵礦一期年產100萬噸鐵精粉選礦廠及后續二期年產200萬噸和三期年產200萬噸的新建設選礦廠所涉及的礦石開采、剝離、場內運輸、破碎、鐵精粉磨選加工、鐵精粉銷售等業務。這可說是德棉股份首次正式涉足鐵礦開采及加工業。此前,德棉股份在天津設立的礦業公司也曾將鐵礦納入經營范圍,但實際上以煤炭貿易為主。至于涉礦原因,德棉股份稱是基于“公司的長期發展戰略規劃及實際經營需要”,并冀望這一舉動能“有利于提升公司的礦產經營及貿易產能,對公司未來的生產經營、盈利能力和財務狀況產生積極影響。”
由此不難發現,一方面,德棉股份有涉礦的戰略規劃,這或可從其新晉股東深圳市明鑫投資有限公司的礦業背景窺見端倪;另一方面,去年5月剛“摘帽”的德棉股份當年又錄得6042.67萬元的大幅虧損,且今年一季度再虧962.38萬元,公司保殼壓力驟增也是不爭的事實。當然也有分析認為,德棉股份涉礦是為近期定增項目獲批“加分”。
德棉股份此次投資舉動使涉礦魯股大軍再添一卒。據山東商報記者統計,目前山東至少已有20家上市公司通過各種形式涉足多個礦種(詳見右表)。
山東地礦“保鐵奪金”黃金成魯股涉礦最愛
不管德棉股份涉礦理由多么充足,不得不說,當下也許并不是涉足鐵礦的良機。不僅如此,鐵礦石行業的持續低迷甚至已迫使部分魯股轉覓其他商機,山東地礦就是一例。
上月28日,專注鐵礦石生意的山東地礦宣布其全資子公司山東魯地礦業投資有限公司27日收購兩家金礦公司——蓬萊市萬泰礦業有限公司和蓬萊市金策選礦有限公司分別60%股權。
山東商報記者注意到,作為山東省地礦局旗下惟一上市公司及國內地礦系統第一股,2012年借殼上市的山東地礦此前專注于鐵礦,此次收購蓬萊兩家礦企是首次涉足黃金。
對此舉動,山東地礦稱是基于公司制訂的發展戰略,做好資本運作工作,“以鐵礦開發為基礎,積極并購開發金礦等貴金屬及多金屬礦山,進一步拓展公司貴金屬及多金屬礦的開采和加工業務”。
事實上,山東地礦轉向附加值更高的貴金屬并非毫無緣由。在2013年年報中,山東地礦曾這樣表達對鐵礦石行業的擔憂:一方面,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了產能與結構調整的要求,要在5年內壓縮8000萬噸鋼鐵產能;另一方面,在鐵礦石供應上,淡水河谷、力拓和必和必拓不斷擴大產能,國內大型鋼廠也紛紛在海外建立鐵礦石生產基地,這將對國內鐵礦石帶來巨大沖擊。基于此,山東地礦認為“未來國內鐵礦石市場形勢較為嚴峻”。
而早在山東地礦之前,自2010年開始,中潤資源、園城黃金、雙塔食品、天業股份、青島金王、齊星鐵塔等公司即已先后“涉金”,這6家公司全都是“半路出家”。再加上一直以黃金為主業的山東黃金和恒邦股份,目前“涉金”魯股已達9家,占20家涉礦魯股近半。
園城擱淺、中潤子公司退市 金企艱難騰挪
盡管山東地礦和此前的先行者們試圖通過“涉金”開拓新的業務領域甚至實現業務轉型。但從實際效果來看,黃金近年來的市場表現恐怕讓這些企業大失所望。
本月3日,以地產和黃金為雙主業的中潤資源宣布孫公司英國瓦圖科拉金礦公司(VGM)將從倫敦證券交易所AIM市場私有化退市。此時距中潤資源入主VGM剛滿兩年。
根據中潤資源公告,VGM董事會基于目前金價持續走低及礦業資本市場低迷的現狀,認為VGM在AIM上市的市場價值已無法反映公司的真實價值,繼續在AIM市場交易維持的成本和弊端遠大于公司能夠獲得的潛在利益。
事實上,中潤資源這句輕描淡寫的解釋背后,是VGM對其業績的大幅拖累。根據中潤資源定期報告,公司2013年凈利潤大幅下滑近四成,今年一季度更是大幅虧損4609萬元,合并VGM業績被認為是重要原因之一。山東另一家“涉金”上市公司園城黃金的情況也不樂觀。上周二,園城黃金發布定增預案修正案,擬募資8.208億元用于償還銀行貸款和補充流動資金。而此前,園城黃金本打算將這部分資金用于購買澳大利亞金礦資產,現如今“改善公司資本結構,降低公司資產負債率和財務費用”成為更迫切的需求。
其他老牌涉金魯股的日子也并不好過,如山東黃金,在去年凈利下滑48.09%基礎上,今年一季度凈利再降83.78%。
由此可見,“涉金”并不是萬能的。固然,2010年、2011年魯股掀起“涉金熱”時,國際金價正處于高歌猛進的瘋狂時期,2011年9月6日COMEX黃金價格盤中曾創下1923.79美元/盎司歷史新高。但是,2012年四季度以來,受全球經濟形勢變化及美國QE(量化寬松)加速退出等因素影響,國際金價出現下跌,2013年12月底跌至1200美元/盎司左右,近期基本也在1250美元/盎司左右,金價的持續低迷自然給涉金魯股業績帶來較大負面影響,也難讓資本市場重拾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