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是2013年年報披露的大限,155只魯股中,有154只如期交出“成績單”,只有博匯紙業[0.00% 資金 研報]未按規定披露信息,且業績預告出現重大偏差,已被山東證監局立案調查。本報記者根據公開數據,對魯股年報進行了分析。
□ 本報記者 孟佳 王爽
魯股盈虧比較
凈利潤上升:90只
出現虧損:今年10只 去年16只
最賺錢企業:青島海爾[-0.13% 資金 研報],凈利潤41.68億元
“虧損王”:*ST;潛p11.29億元
擺脫虧損:2012年“虧損王”山東鋼鐵[0.66% 資金 研報]2013年扭虧為盈。
魯股凈賺461億元
從年報數據看,和去年相比,我省上市公司2013年年報利潤,較上一年有一定回升。
據記者統計,剔除博匯紙業,2013年154只魯股實現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下稱“凈利潤”)461.09億元,相比以上魯股2012年的414.22億元凈利潤,魯股凈利潤同比增幅接近11.32%。
其中,154只魯股中,凈利潤同比上升的有90只,占比58%,而該比例去年不足45%(69家)。2013年,共有10家企業出現虧損,虧損總額達27.65億元。作為對比,去年上述154只魯股中,共計16只虧損,虧損總額超過61.32億元。
去年“最賺錢”企業被青島海爾摘得,其凈利潤為41.68億元。另有華電國際[0.32% 資金 研報]、濰柴動力[-0.17% 資金 研報]等12只魯股凈利潤也超過10億元。前述13只高盈利魯股中,有8只實現了凈利潤同比增長。其中,華電國際去年凈利潤同比增長191%。
2012年,青島海爾在盈利榜也高位居第二位。對比2012、2013兩年上市公司年報不難發現,高盈利魯股名單十分穩定。2012、2013兩年均有13只魯股凈利潤超過10億元,且“盈利13強”魯股高度重合,2012年的13強僅一股未入去年13強。
2013年魯股“虧損王”的帽子戴在了*ST海化頭上。事實上,*ST;2012年就以5.2億元虧損位列魯股虧損榜第2位,去年在虧損泥潭中越陷越深,虧損額度達11.29億元,凈利潤同比下降117.06%。
除*ST;潛p過億元的企業還有山推股份[-0.36% 資金 研報]、益生股份[1.34% 資金 研報]、恒天海龍、*ST民和、山東墨龍[1.25% 資金 研報]、*ST東數6家。另外,凈利潤同比增長率降幅超過50%的魯股有20只,2012年該數字為35只。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虧損王”山東鋼鐵在去年扭虧為盈。
每股分紅分析
每股凈資產前三名:中瑞康醫藥[2.24% 資金 研報]、濰柴動力、新華醫療[0.22% 資金 研報]
每股收益前三名:東阿阿膠[-0.59% 資金 研報]、史丹利[1.53% 資金 研報]、濰柴動力
分紅總額前三名:九陽股份[0.30% 資金 研報]3.8億元、南山鋁業[-0.20% 資金 研報]2.9億元、濰柴動力2億元
送轉力度最大:史丹利每股分紅0.8元
19只魯股去年分紅16.82億元
在涉及股民切身利益的基本每股收益、分紅等指標面前,省內上市公司尚需加大力度。
年報顯示,每股凈資產方面,魯股中瑞康醫藥、濰柴動力和新華醫療分列前三位,每股凈資產分別為14.98元,13.87元和12.14元,成為“家底最厚”的魯股。每股凈資產超過10元的企業還有史丹利、聯創節能[0.50% 資金 研報]、同大股份[1.19% 資金 研報]、豪邁科技[6.51% 資金 研報]、東方鐵塔[0.91% 資金 研報]、青島啤酒[1.72% 資金 研報]和美晨科技[0.00% 資金 研報]。
股民最關心的基本每股收益排名,排名前三甲的分別為東阿阿膠、史丹利和濰柴動力,分別為1.84元、1.81元和1.79元。另有*ST;⒁嫔煞莸10只魯股,基本每股收益為負。
去年以來,監管層積極倡導上市公司回報投資者。目前,明確表示分紅的魯股有109家,占比70.8%。共有19只魯股在年報中披露了去年的累計分紅總額。其中,九陽股份以3.8億元分紅拔得頭籌,南山鋁業和濰柴動力緊隨其后,分別分紅約2.9億元和2億元。19只魯股去年共累計分紅16.82億元,略低于2012年的17.73億元。
分紅進度方面,史丹利、豪邁科技等14只魯股的分紅已實施;圣陽股份等51只魯股分紅方案獲得股東大會通過;華聯礦業等88只魯股,分紅進入董事會預案;日科化學方案仍處于股東提議階段。
另有14家企業公布了每股分紅送轉,史丹利每股分紅送轉0.8元,力度最大。該公司近日公布的2013年度利潤分配方案顯示,以去年末股本為基數,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5元人民幣,并向全體股東以資本公積金每10股轉增3股。
高管薪酬盤點
前三名高管年薪總和:6家超過500萬元
“最貴”老總:陳洪國,晨鳴紙業董事長兼總經理,年薪500萬元
“最貴”董秘:萬華化學董秘年薪236.9萬元
“最忙”獨董:劉紅霞,2013年兼任5家上市公司獨董
傳統強項行業高管薪酬繼續領跑
年報出爐,備受關注的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排名浮出水面,其中造紙、紡織、化工、釀酒等魯股傳統強項薪酬繼續領跑。
據Wind資訊統計,山東前三名高管年薪加總超過500萬的上市公司共有6家,分布在造紙、紡織、化工、釀酒等傳統強項。
其中,晨鳴紙業以總額1130.73萬元拔得頭籌,成為“最慷慨”的企業。其董事長兼總經理陳洪國的年薪為500萬元,當選魯股“最貴”董事長、總經理。萬華化學則為董秘一職開出了魯股的最高薪酬,為年薪236.9萬元。
Wind資訊數據顯示,魯股中年薪低于50萬的上市公司有15家,低于30萬的共有3家,目前孚日股份“居龍尾”,為前三名高管支付總額14.3萬年薪。
通過與2012年的數據比較,除了濰柴動力和九陽股份,排名前10的魯股基本都調高了前3名高管報酬總額。
濰柴動力前3名高管報酬總額從2012年的515.91萬元,下降到去年的487.61萬元。
九陽股份12名高管的薪酬從2011年至今未發生變化,成為高管薪酬“最穩定”的上市公司。
獨立董事薪酬榜上,萬華化學以平均超過18萬元居首位。
在152家山東上市公司獨立董事中,最忙碌的應該是51歲的劉紅霞。
剛剛離任魯豐環保和天潤曲軸兩家上市公司的中央財經大學教授劉紅霞,2013年度再度兼任5家上市公司獨董。除了任職南國置業的獨立董事外,還兼任方大化工和金自天正等上市公司的獨立董事。
本稿件所含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大眾報業集團大眾日報·大眾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