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青島財富管理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獲得了國家批復。山東省青島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促進金融改革創新,加快國家級財富管理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打造面向全球的新興財富管理中心城市。”這也成為青島市“兩會”的熱點話題。
銀行業將“大有可為”
青島市金融工作辦公室主任白光昭表示,青島市財富管理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將發揮先行先試、改革創新的帶動作用,提升金融產業發展能力和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為青島市經濟社會轉型升級帶來重要機遇。
白光昭說,國外財富管理發端于高端服務,主要是服務于富人。青島打造財富管理有一個特別大的突破,那就是服務于實體經濟,服務于普通大眾,打破了財富管理專為富人服務的觀念。服務廣大群眾,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應有之義。社會主義生產的目的,是要實現共同富裕,要先富幫后富。
談及青島財富管理中心建設,市人大代表、青島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郭少泉表示,青島銀行業將“大有可為”。“青島成為財富管理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這是全市經濟和金融領域的大事,無疑是為青島銀行帶來了新一輪的挑戰與機遇。青島銀行有很多想法,我們會牢牢抓住這個契機,做一些事情,這是義不容辭的責任。”郭少泉說,“作為法人銀行,青島銀行將在財富管理方面起到應有的作用,不斷創新、豐富金融功能。比如,我們會在金融租賃、基金、托管、發債牌照等方面,加大申報力度;另外,互聯網的出現改變了我們的想法和做法,因此我們提出了新金融的概念,我們將結合互聯網,做很多創新嘗試。”
發展相關中介服務業
市政協委員、青島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張旭教授認為,隨著青島市財富管理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獲得國家正式批復,加快培育和發展金融中介服務機構,對于完善金融產業鏈,提升青島市金融產業發展水平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張旭認為,早在2011年末,青島人均GDP已超過1萬美元,企業和居民金融服務需求日益多元化,必然帶動金融中介服務機構業務快速發展。金融中介服務機構與傳統金融機構呈互補關系,它不僅可以增強金融市場活力,還能支持、反哺傳統金融機構,增強其盈利能力及市場競爭力,從而提高金融業整體附加值,支持并服務于產業轉型升級。這些都是金融發展規律的內在要求。
“加快建設財富管理中心是青島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根據世界金融發展趨勢和青島發展實際做出的重大決策。”市政協委員、青島銀行機構管理部經理劉永梅建議,青島要加快發展與財富管理相關的中介服務業,包括制定專門政策、出臺有關意見,著力培育和引進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稅務師事務所、仲裁機構、信用評級機構、資產評估機構等與財富管理相關的專業中介服務組織,引導其突出業務特色,為財富管理提供專業化、精細化和個性化的服務,營造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
她說,配合財富管理業務發展,規劃建設高端城市綜合商務空間,策劃奢侈品展覽、藝術品鑒賞、收藏品拍賣等高端商務交流活動,營造良好的財富管理文化氛圍。推動財富管理業務推介和高端商務活動進一步融合,拓展財富管理的業務領域和服務渠道。
為人才落戶解決后顧之憂
郭少泉認為,青島打造財富管理中心,還需要有很好的軟環境,比如人才引進與企業信用體系建立。“企業要有評級意識,樹立評級意識,其本身對提高企業管理有很多好處,對企業直接融資也有裨益。”他說,作為軟環境,信用體系建設、企業評級、企業的發展應該受到重視、加大進度,提前準備,為迎接青島金融史上的大事或長期發展。
“建設一支強大的金融人才隊伍,尤其是引進和培育一批具有國際視野、國際水準的財富管理人才,是建設財富管理中心的重要保障和關鍵支撐。”劉永梅建議,要加強調研與規劃,探索建設財富管理培訓基地,加大高水平、留得下的本土高級金融管理人才的培育。
她認為,對于取得AFP(金融理財師)、CFP(國際金融理財師)、EFP(金融理財管理師)、CPB(注冊私人銀行家)等相關證照的高級金融人員給予獎勵;對私人銀行引進的高端金融專業人才給予特殊津貼和生活補貼;選擇區位優勢明顯、居住條件優良的地段,規劃建設金融人才公寓,將其開辟成吸引金融人才進駐的陣地和載體,為金融人才落戶青島解決后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