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轉型升級追求綠色GDP
◆德州財政收入首月突破15億,增長15.9%
◆196個重點項目同日開工,總投資1744億
今天(17日)上午,德州196個重點項目在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和12個縣市區同時開工奠基,由此拉開了春節后全市重點項目建設大幕。
市委書記吳翠云告訴記者,要適應新形勢新要求,促進經濟轉型發展,必須在發展理念、發展定位、發展動力、發展途徑、考核導向上實現工作指導的重大轉變。要把推動發展的立足點切實轉變到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上來,努力實現以經濟素質內涵提升為主的增長,追求綠色GDP。德州市今年財政收入首月飄紅,地方財政收入突破15億元,同比增長15.9%,就是對這一發展理念和發展方式的有力佐證。
“這次開工的中商電子商務產業園、中國低碳產業城等196個重點項目,總投資1744億元,既突出了投資拉動、產業支撐,又體現了轉型升級、質效雙優。這批項目的開工,將為德州市新一輪科學發展跨越發展注入強大動力。”市委副書記、市長楊宜新說。
德州市提出重點培植十大產業集群,打造區域經濟文化高地,在全省新一輪“騰籠換鳥、鳳凰涅槃”的發展中有所作為。據市經濟合作局局長喬方紅介紹,此次開工的大項目,多是圍繞十大產業集群引進的行業龍頭、重點骨干和上下游配套企業。其中,投資50億元以上的項目19個,10-50億元項目33個,投資5-10億元項目53個;排在前四位的是裝備制造、現代服務業、新材料、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產業。應該說,這些項目起到了壯大產業集群規模,延長產業鏈條,提升核心競爭力的作用。
作為山東的北大門,德州在全省的目標定位是,對接京津冀和環渤海經濟圈的橋頭堡。為此,德州注重突出資源區位優勢抓招商。去年,德州市組織開展招商引資百日會戰,加強與央企強企對接,在北京、天津等地舉辦一系列招商懇談會。此次開工奠基的不少項目就是上述活動的結果。其中,來自天津靜海開發區的全國最大汽車同步器生產企業天海同步集團,投資11億元在德州建設天海同步汽車傳動系統產業園;落戶禹城高新技術開發區的地球衛士環保新材料項目,也曾是天津的科技“小巨人”企業;來自北京索榮新能源電動汽車項目落戶齊河經濟開發區。
綠色發展、生態發展是德州產業發展的特色和優勢。此次項目建設,更彰顯了德州這一優勢。突出生態、科技兩大主題,整合高鐵新區、項目東區、馬頰河生態島三大板塊,建設生態科技城,打造科學發展新的增長極。據市委常委、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魏洪祥介紹,今天在開發區開工建設的十大項目,總投資270億元,包括投資80億元的芭蕾雨奧特萊斯產業園、50億元的永嘉文化時尚園等5個現代服務業項目,和投資20億元的景津集團擴產、8億元的松彬新型建材等5個工業項目。這些項目產業層次和綜合效益高,對加快生態科技城建設、實現轉型升級意義重大。全部建成達產后,預計年新增主營業務收入540億元、利稅70億元。 (張宇鴻 梁希東 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