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山東省經濟年報正式出爐。初步核算并經國家統計局審核,去年全省實現國內生產總值(GDP)54684.3億元,逼近5.5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9.6%。從收入增長情況看,若扣除價格因素,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實際增長7.4%,農村居民收入實際跑贏GDP0.1個百分點。
魯企效益
穩中向好
去年,全省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4742.6億元,增長3.8%;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27422.5億元,增長10.7%;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22519.2億元,增長9.2%。
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比上年增長11.3%.41個大類行業中有39個實現增長,增長面為95.1%。與此同時,工業企業效益穩中向好。去年前11個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20682.4億元,比上年增長12.7%;實現利潤 7583.5億元,增長12.4%;實現利稅12208.0億元,增長11.2%。
農民收入
跑贏
去年,全省城鎮新增就業119.98萬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33.3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3.24%,低于4%的全年控制目標。
從收入情況看,全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64元,增長9.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4%。在城鎮居民人均家庭總收入中,工資性收入21562元,增長8.6%;經營凈收入 2996元,增長14.3%;財產性收入781元,增長10.8%;轉移性收入5288元,增長9.6%。
全省農民人均純收入10620元,增長12.4%,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9.7%,快于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2.3個百分點,高于GDP增速0.1個百分點。
去年漲
2013年,全省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2%,漲幅比上年擴大0.1個百分點。其中,城市上漲2.1%,農村上漲2.5%。分類別看,食品價格上漲4.8%,煙酒上漲0.3%,衣著上漲3.3%,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上漲0.3%,醫療保健及個人用品上漲1.0%,交通和通信下降0.7%,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上漲1.3%,居住上漲1.4%。
另外,工業生產者出廠和購進價格比上年均下降1.6%。其中出廠價格降幅與上年持平,購進價格降幅比上年擴大0.8個百分點。
進出口
逐步回暖
2013年,全省進出口總額2671.6億美元,增長8.8%。其中,出口1345.1億美元,增長4.5%;進口1326.5億美元,增長13.5%。主要出口市場持續好轉。全年對美國出口增長5.8%,出口額占全省的比重為16.0%,居我省出口市場的首位;對歐盟出口增長3.4%,對韓國出口下降4.5%,對日本出口下降6.0%。對歐、韓、日出口額占全省的比重為37.2%。
利用外資增勢平穩。全年新批外商投資項目1405個;新簽合同外資177.1億美元,增長7.0%;實際到賬外資140.5億美元,增長13.8%。
住宅銷售面積
增兩成
作為"三駕馬車"之一,全省固定資產投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全年完成35875.9億元,同比增長19.6%。服務業投資比重連續3年超過50%。全年服務業投資18027.0億元,增長19.7%,三次產業投資結構由上年的2.2:47.6:50.2調整為1.8:48.0:50.2.
從房地產市場來看,全年完成投資5444.5億元,增長15.6%。商品房銷售面積10329.8萬平方米,增長19.7%。其中,住宅銷售面積9300.3萬平方米,增長20.1%。
相關新聞
山東經濟總量繼續全國第三
隨著各省市公布2013年度經濟數據,GDP排名也已出爐。廣東仍是"帶頭大哥",一舉躍入"6萬億俱樂部",江蘇緊隨其后,距離6萬億僅一步之遙。山東繼續排名第三。
經國家統計局初步核定,2013年廣東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2163.97億元,同比增長8.5%.GDP總量和進出口總額雙雙突破1萬億美元,成為中國首個萬億美元區域經濟體,總量與韓國的差距加速縮校居"榜眼"位置的江蘇省,去年實現生產總值59162億元,同比增長9.6%,人均GDP達74607元。
放在世界的版圖上單獨計算,我國多個省市可謂"富可敵國"。按目前人民幣對美元1:0.1653的匯率計算,廣東2013年的GDP約為10275.70億美元,山東為9939.31億美元。按2012年全球各個國家和地區的GDP,如果廣東作為一個經濟體參與排位,可排第16位,山東排第17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