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市場主體同比增長12.4%、新申請商標注冊1.36萬件、為企業節省審計及年檢費近千萬元、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635.47萬元……2013年,市工商局通過推進商標戰略、強化消費維權平臺建設、推進工商登記制度改革等措施,不斷優化發展環境,激發市場主體的創造活力。
全市461戶企業實現“零首付”
2013年,市工商局不斷優化發展環境,努力擴大市場主體規模,全面落實“優化小微企業登記注冊工作意見”、“集中辦公區登記管理辦法”和“個體工商戶轉型升級登記工作意見”等政策規定,辦理“零首付”企業461戶,辦理以銀行資信證明代替驗資報告的企業登記1.1萬余戶,為成立不滿一年的1.86萬戶企業免予年檢,節省企業審計費、年檢費近千萬元。并對重點項目實行“專人負責、限時辦結”,為280個項目提前完成注冊登記。通過走訪各類市場主體11505戶,協調解決企業實際困難274件。
為提高登記效率,市工商局在全系統注冊大廳推廣“智能登記服務系統”,受理材料的一次性通過率提高到95%,受理時間平均縮短到一刻鐘以內。通過開展“活商富民”活動,促進市場主體增量提質。截至去年10月底,全市新登記市場主體8.9萬戶;目前,全市共有市場主體56.5萬戶,同比增長12.4%,均實現全省第一、計劃單列市前三目標。
新申請商標注冊同比增長21%
圍繞創新型城市建設,市工商局深入推進商標戰略實施,努力增強各類市場主體內驅動力。2013年,全市新申請商標注冊1.36萬件,同比增長21%,總量達6.08萬件,實現三年翻一番的目標。
市工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工商部門積極推行品牌升級工程,培育和推薦省、市著名商標、中國馳名商標和地理標志證明商標。2013年,新認定市著名商標90件,總量達416件;68件商標獲省著名商標認定,創歷史新高;向國家工商總局推薦馳名商標38件,目前正在評審中;“里岔黑豬”等3件商標獲得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注冊;城陽區、即墨市、海爾、海信、青啤等5家單位獲全省商標戰略實施示范單位稱號;全市新注冊馬德里商標43件,是年度任務目標的2.1倍。
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百萬元
去年,市工商局加強12315平臺建設,新增23名接線人員,實行人工值守和全日制運行模式,并且引入受理質量測評系統,電話一次接通率提高到95%;拓展消費糾紛受理渠道,先后開通短信、錄音留言、互聯網和“青島工商”微博、微信五大平臺,受理效能大大提高。截至2013年11月底,共受理消費者咨詢申訴舉報15.35萬件。
推行消費糾紛“扁平化”分流模式,并強化分(市)局督導作用,大幅提升了案件流轉速度,消費糾紛處結率提高到99%,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635.47萬元。并出臺《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測工作規范》,以與群眾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商品以及兒童商品為重點,加大商品質量監測力度。2013年,完成抽檢1631個批次,對240個批次不合格商品全部立案查處。
登記試點改革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堅持創新中不斷改進工作,按照便捷高效、規范統一、寬進嚴管的原則,扎實推進工商登記制度改革,進一步簡政放權,提高政務服務水平。記者了解到,市工商局針對工商登記前置審批事項“多而不清、抬高門檻”的問題,對現行372項前置許可項目進行逐項分析,提出了289項前置改后置的意見建議。
在先行試點的膠州、即墨兩市推行工商登記“主體資格與許可經營項目分離”制度(即除法律、法規規定明確需保留的銀行、證券等15類涉及市場主體資格特殊許可項目外,其他經營項目的許可一律改為后置)、注冊資本實繳制改認繳制度、取消最低注冊資本限制以及允許未取得房屋產權證的房屋在一定條件下作為經營住所等優惠政策,努力激發市場主體的創造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