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專家熱議山東“金改” 金融改革不能脫離實體經濟
中證網訊 由濟南大學主辦的“山東金融改革與發展研討會”9月10日在濟南大學經濟學院舉行。來自政府、高校等有關部門的金融領域專家圍繞山東省日前出臺的“金改22條”,就其目標內涵、實現金融改革目標的路徑和措施、金融改革的重點領域和突破口以及加快金融改革過程中如何防范金融風險等問題充分討論并提出了具體的建議。
山東推動金融改革有著自身的必要性,這一論斷為與會專家普遍認可。數據顯示,山東金融業占GDP比重不僅低于比沿海多個發達省份,甚至低于全國平均水平,這與山東的經濟發展水平不相適應。山東大學胡金焱教授提出,對山東金融業存在的問題應當全面分析,歷史上山東的金融業曾經發展很好,為什么這些年落后,其中原因值得思考。
作為山東近年來出臺的與金融業發展相關的最全面、最專業和最具有可操作性的實施方案,“金改22條”廣受好評。但與會專家也指出,山東加快金融業發展不能脫離實體經濟,不能就金融論金融。濟南大學孫國茂教授就“金改22條”中確立的5年時間建立現代金融體系的目標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現代金融體系就是能夠服務于實體經濟并且不存在“金融抑制”的金融體系。孫國茂還對“金改22條”的實施提出四點建議:一是要做好兩個結合,即與黨中央強調的“轉方式調結構”相結合、與發展非公經濟相結合;二是要以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和發展民間金融為突破口;三是要以現代金融體系和區域性金融中心為建設重點;四是要防止發生新的金融風險。
也有專家指出,“金改22條”還應當有配套的制度和法規,如果配套的法規跟不上,實施的過程中可能達不到預期效果。
多層次資本市場、農村金融成為專家們的關注點。中國人民銀行濟南分行金融研究處張立光副處長和山東財經大學農村金融研究所王家傳所長認為,農村金融是山東金融的短板,山東要加快金融業發展,首先應該搞好農村金融和縣域金融。針對全省農村信用社的體制弊端,他們還從治理結構、股權安排、去行政化以及組建地方性金融監管機構等方面提出了改革的建議和具體構想。
齊魯股權托管交易中心邵成奎副主任和山東大學張玉明教授提出加快山東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為大量的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渠道。
深圳證券交易所鄭南磊博士認為,金融是一個嚴格管制的行業,在既定的金融制度下,怎樣構建好地方的金融風險管理體系,實現真正的制度創新,為更大范圍的金融改革探索新路,是地方金融改革必須面對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