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山東黃金定增為前董事長“買單” 母公司“縮編”上市公司接盤
黃金價格低位震蕩,不僅讓炒客們焦灼迷惑,也令國內黃金龍頭產商進入隆隆冬日。
“現在是山東黃金最困難的時期。”日前,山東黃金(600547.SH)一位內部員工指出。作為與紫金礦業(601899.SH)、中金黃金(600489.SH)并列的國內三大黃金龍頭,山東黃金的現狀也反映了整個行業的生態。
其所言不虛,六月份,在火速拋出定一份增購買資產預案之后,山東黃金股價復牌后連續大跌,相比停牌前其股價已經跌去三成。其市值跌去130余億元。值得關注的是,此次備受市場質疑的收購標的項目中,多數來自山東黃金股東方山東黃金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山金集團),及其控制下的有色集團。
本報記者調查發現,在山東黃金火速推出資產收購的同時,在山東黃金股東層面另有故事。
據知情人士透露,集團層面,正在將不少存量資產打入“冷宮”。目前已經在公司構架和人事安排上,對包括青海、云南等國內項目,以及部分海外項目“縮編”。在山金集團收縮戰線背后,部分項目緊急注入上市公司,并且存在高溢價之嫌。盡管上市公司對資產收購解釋為黃金儲量的戰略布置,但時機難免過于巧合。
上市公司收購背后
山東黃金作為山金集團旗下主要的資本平臺,在黃金價格持續低位的背景下,還打算逆市收購母公司資產。
按照6月29日,山東黃金發布的《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并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預案》,其中收購標的為山金集團、有色集團、盛大公司和金茂礦業等旗下14項礦權或業務公司股份,其中母公司山金集團旗下五項、受同一關聯人控制的有色集團旗下四項,占據了這一收購的主體資產。
而據知情人士透露,在剛剛過去的7月份,新上任的山金集團掌門人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和呼倫貝爾進行了約半個月時間的訪問交流。這次訪問中,于常青與包括內蒙古自治區,以及呼和浩特、呼倫貝爾等多地市及地方大型企業進行了溝通。距離3月13日,于常青就任山金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僅四個月時間。照消息人士的說法,已經有在山東濟南負責海外項目的工作人員,被調往內蒙古負責本地項目。
緣何集團在這一時間節點,對內蒙古的項目如此看重?
按照上述人士的說法,集團部分在青海、云南的項目主體將被降級或縮編,部分勘察團隊也將被遷至內蒙。而上述被調往內蒙的海外項目工作人員,回流至國內項目,也是因為在海外的一系列投資遇冷所致。
前幾年,擔任山金集團掌門人的王建華,實施大規模的擴張運動。而在今年,黃金價格持續遇冷的背景下,多數并購的礦產公司經營虧損,給山東黃金的持續經營造成了不小的壓力。彼時,山金集團在上述地區設置的勘察基地、礦業公司和勘察團隊等獨立的運營團隊,下一步或被部分遷至內蒙,剩余項目受到內蒙方面的直接調配。
溢價解套母公司?
王建華今年年初由山金集團董事長一職退休,并赴任紫金礦業總裁,山金集團的發展戰略由此驟變。
而目前內部,對于王建華時期的擴張戰略亦褒貶兩異。
按照山東黃金內部人士的說法,母公司“縮編”過冬,與前些年大肆擴張之后,部分項目持續虧損有關。而于常青執掌山金集團之后,對于公司戰略采取收縮過冬的戰略。這也證明,從一定程度上,王建華時期的部分項目已經對集團后續經營造成壓力。
另有消息顯示,山東黃金集團旗下在魯礦山,因經營遇困,今年上半年曾出現裁員的舉動。這一消息尚未獲得山金集團的官方證實。上述山東黃金收購的股東方標的,主要是在魯的金礦資源,是否為經營遇困出現裁員的礦山,目前也尚未可知。
按照山東本地研究人士的說法,這部分礦山低價處置至上市公司,不失為集團層面減壓的好手段。
對于上市公司而言,最大的危害則是對于標的資產過度溢價,危害中小股東的利益。
此前,市場人士質疑的標的歸來莊礦業股權,2009年山金集團受讓70%股權作價5.16億元,山東黃金此次收購增值幅度溢價近一倍。而相比2011年,兄弟公司有色集團收購歸來莊礦業上述股權的7.5億元,增值率也達到58.46%。一份數據顯示,歸來莊礦業在經過四年的開采之后,無論是金礦還是伴生銀礦的儲量都已經大幅下降。譬如金礦資源儲量礦石量是209.29噸,已經下降至金礦石量136.64萬噸。
歸來莊礦業股權僅是山東黃金收購母公司或兄弟公司資產的一例,相比而言,多數收購標的礦權由于無市場數據可依,目前很難判定其資產的資質和價值。
而對此,7月初,山東黃金曾發布公告稱,評估按照《中國礦業權評估準則》要求進行,并未對標的股權做更細致的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