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山東:深化農村產權改革 增創發展新優勢
據山東衛視《山東新聞聯播》報道,今年開始,山東的大部分村民將領到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農民宅基地使用權證、農民房屋所有權證三本證書。
這兩天,在沂南縣雙堠鎮和平村,100多戶村民陸續領到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在這張大紅的證書上,記者看到,農民的土地產權更加明晰,土地可以拿來流轉、抵押甚至是股份化運作。
沂南縣雙堠鎮和平村村民劉乃順說,“有了這個證以后,以后你想打工,可以朝外走,有多少地可以直接租給人家,如果以后搞社區建設的話,搞土地流轉的話,我可以收承包費或者收租金,這個小本有保證。”
一張通過衛星拍攝的整個和平村承包地的土地確權公示圖顯示,劉乃順家的3.87畝、6塊土地就已經明明白白的標示到了圖上,和平村的400畝土地就是通過這張圖確權到了118戶村民的家中。
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的發放,讓村民們吃了定心丸,也為全村搭建了土地流轉的平臺。村支書沈樹和這兩天正規劃著,部分土地流轉建設蔬菜大棚,帶動村民致富。
同樣是大紅證書,宅基地使用權證和房屋所有權證,讓農民的房產和城市居民一樣,可以無障礙流動、增值,直接向金融機構抵押融資。沂南縣新集鎮榮成村村民張光亮,因此成了全省第一個拿著自家房屋所有權證抵押貸款的農民。
今年,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在全省逐步推開,爭取3年基本完成各項確權登記頒證,讓農民的土地和房屋實現“物有所歸、權有所屬”。
“一個是確權以后,由原來承包30年改為長久性承包、長久性使用。第二,頒證以后,使農民的土地有了財產權,有了物權,可以在法律的范圍內進行自由處置,對農民的財產性收入、對農民的長遠收入都有直接的好處。”省農業專家顧問團農經分團副團長劉同理這樣說。(侯洪強曹進李鋒曹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