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記者從青島市發改委了解到,今年上半年,青島市海西灣船舶與海洋工程產業基地、嶗山區海洋生物特色產業園、開發區前灣國際物流園等8個海洋特色產業園主導產業海洋業務收入總額達394.7億元,同比增長率為15.2%,園區載體作用更加突出,產業集聚度進一步提高,園區內一批重點項目建設加快推進。
八大產業園齊頭并進
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青島市八大海洋特色產業園今年呈現出了快速發展的勢頭。海西灣船舶與海洋工程產業基地目前已集聚船舶與海洋工程企業及配套企業120余家,其中核心企業10家,園區上半年完成主導產業海洋業務收入82.4億元,同比增長90%,深海裝備試驗檢測基地項目完成土地招拍掛,船舶電力推進系統研發及產業化基地二期項目簽訂合作協議;嶗山區海洋生物特色產業園目前入駐企業14家,銀色世紀海洋生物科技園、蔚藍生物酶制劑與微生態產業化等11個項目已開工建設,上半年園區完成投資5.6億元;原膠南經濟開發區海洋生物產業園目前已入駐各類企業22家,上半年新開工明月藍海生物科技等4個項目,總投資額10.1億元,海洋生物醫藥新材料、綠色海藻生物肥等項目建成投產;開發區前灣國際物流園目前已入駐各類物流企業上百家,其中涉海規模以上企業8家,上半年新開工現代商船物流、中創遠達物流倉儲中心、普洛斯物流3個項目,總投資8億元,南港城國際分撥中心項目竣工;市南區濱海文化旅游特色產業園已入駐主導產業企業達2000余家,新增國家級海洋漁業生物種質資源庫、國際海岸旅游項目等4個重點項目,上半年園區完成投資41.5億元;保稅港區藍色國際物流產業園已入駐企業63家,上半年引進山東海運國際貿易、賽歐維國際貿易等項目19個,總投資1.5億元;膠州海洋運輸裝備產業園上半年實現主導產業海洋業務收入65億元,新開工項目7個,總投資額達20億元,累計完成投資約3億元;膠北現代海洋裝備制造產業園目前規模以上涉海企業20家,上半年園區項目完成投資3.5億元,科創新能源、數控集成設備和海洋石油鉆井平臺等項目加快推進。
下一步,青島市在園區培育上,將突出主導產業發展,抓好重點項目建設,進一步完善產業鏈條,壯大產業規模,加快推進主導產業集聚、集約發展,著力培育優勢產業集群,努力把海洋特色產業園打造成為現代海洋經濟科學發展的示范區。
藍色產業“冰火”兩重天
園區的發展整體勢頭迅猛,但是青島市的船舶制造業卻因國際需求的減少而呈下滑趨勢。發改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2012年,青島市的船舶制造業完成產值110.7億元,比2011年下降了7%。而今年來,武船重工比去年又下滑了3億元,北船重工則下滑了2.3億元。”據了解,半年以來青島市的造船完工量、承接新船訂單量、手持船舶訂單量全線下挫,成為造船行業最為艱難的時期,整個行業面臨“交船難、接單難、盈利難”等嚴峻挑戰。
船舶行業的不景氣并不代表青島市海洋產業整體的發展勢頭。面對國際貿易需求明月海洋科技生物園低迷、航運市場運力過剩等問題,青島市海洋交通運輸業依然實現了較快的增長。“借助藍色經濟的發展契機,青島港的貨物吞吐量位居全國第五,全球第七,比去年增長約11%,增長速度高于全國港口平均增速。”該負責人表示。青島市海洋交通運輸業去年實現增加值為143.7億元,今年7月份以前,與去年同期比較更是增長了約20%,占海洋產業總增加值的17%左右。海洋交通運輸業儼然成為青島市最有優勢的海洋產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