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頭是體量巨大、渴望“錢生錢”的社會資金,一頭是融資困難、四處找錢的實體產業,魯信集團一手托兩家,通過激活貨幣存量,優化資源配置,為投融資雙方架起對接共贏的橋梁,為實體經濟注入汩汩源頭活水。截至今年5月底,魯信自有及受托資產總額達2738億元,通過信托、基金等方式,撬動了數倍于此的經濟產出,成為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幕后英雄”。
助力打造山東經濟“龍骨”
十多年前,魯信與中石化合作組建了山東天然氣管道公司,為西氣東輸鋪線搭路。這種基礎性建設投入大、收益慢,不為大多數民企所青睞。但在魯信的支持下,山東天然氣管道公司現有管網已貫穿省內9市,總里程2000公里,年輸氣21億立方米,成為我省天然氣輸送的生命線。
日前,魯信再拋大手筆。據魯信實業集團董事長、總經理萬眾介紹,投資21億元的進口液化天然氣輸氣管線工程預計兩年內建成,年輸氣量屆時將翻番至40億立方米。
不獨西氣東輸。截至目前,魯信的投資項目涉及電力、石化、鐵路、客運、港口、航空等領域,已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截至2012年底,魯信集團受省發改委委托管理的省基建基金已累計帶動投資1000多億元,先后支持重點工程、重大項目900多個。
作為一家典型的輕資產公司,魯信凈資產僅為93億元。但憑借強大的資金管理能力,目前受托管理資產規模已達到2598億元。
資金管理規模越大,對實體經濟的服務能力越強。魯信集團總經理相開進說,公司通過有效的資本運作,為我省經濟結構調整、中小微企業發展、基礎設施和重點項目建設提供了有力的資金支持,實現了1:N的帶動效應。某種意義上說,魯信依靠百余億元的自有資產,創造了數十倍于己的經濟產出。
助推經濟結構轉型升級
在為省內經濟“打龍骨”的同時,魯信還充分發揮金融行業優化配置資源的作用,不斷創新金融產品,扶持了大批中小微企業,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
2012年6月,魯信旗下山東省國際信托有限公司與阿里巴巴集團合作發行金融創新產品——“阿里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資金用于向阿里巴巴及淘寶網平臺的小微客戶發放貸款。該產品支持了超過10萬個小微客戶,支持資金累計超20億元。目前,該模式已被上海、北京等地廣泛復制。截至2012年底,山東信托為中小微企業融資余額超過80億元。
作為A股中惟一一家創投概念的上市公司,魯信旗下的魯信創投為推動更多山東企業上市,一直扮演著“扶上馬、送一程”的角色。成立十多年來,魯信創投投資60多個項目,推動10家企業在境內外上市,實現了投資、融資的良性循環。近兩年,魯信創投又與各市地高新區合作設立創投基金,以支持創新型企業的發展。目前,基金已在淄博、濟南、煙臺、濟寧、青島等地落地。
眼下,中小微企業或私營業主融資難已成為一種常態。針對這一群體,2012年9月份,魯信發起設立了山東省魯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為我省中小微型企業提供小額貸款、擔保、典當、融資租賃等多品種的一攬子融資服務。其中注冊資本2億元的魯信小貸公司,資金一年可以轉5圈,相當于一年能放貸10億元支持中小微企業的發展。
花大力氣扶持中小微企業的同時,魯信充分發揮國有機構的投資示范效應,帶動社會資本參與和擴大文化產業投資。2012年5月,山東省文化產業投資基金成立,由魯信集團受托管理,總規模10億元人民幣。目前,投資項目庫入庫項目已達60余家,已和十幾家企業達成合作意向。
信托業務領跑同儕
今年初,魯信旗下的山東信托在廈門、長沙、南京新設三個業務網點。截至目前,山東信托已在北京、上海、深圳等7地設立業務網點。今年前5個月,異地業務部信托業務規模余額430.84億元,占比17.96%。
魯信的攻城略地之舉,始于近幾年信托業務一直保持幾何級數增長。六七年前,山東信托管理的資產規模僅幾十個億,此后規模連年翻番:2010年跨上千億元大關,2012年新增信托業務規模2113億元,同比增長86.3%。在全國68家信托公司中,山東信托在資產管理規模、增速、資產報酬水平等指標的綜合排名中,位列前十;在地方政府控股的信托公司中,堪稱老大。
魯信集團副總經理、山東信托總經理王小林認為,信托業是一個始終與風險打交道的行業,既不能懼怕風險固步自封,也不能無知冒進自釀惡果,要實現風險與收益可匹配的良性發展。2012年,魯信清算信托項目411個,向投資者交付收益86.45億元。2013年以來,年化收益率達到了9%。目前,魯信平均每周發出10只集合信托計劃。成立迄今,該公司集合信托計劃沒有一只發生逾期。
有數據為證。山東信托近兩年為省管企業累計提供資金超過450億元,存續項目資金余額210億元。截至2012年底,山東信托為“藍黃”兩區融資存量140億元,為中小微企業融資余額超過80億元。
原標題:架起資本與實體經濟的“金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