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峰 袁濤 劉德軍 報道
本報濟南6月16日訊 6月17日是國務院確定的首個“全國低碳日”。今天,2013年全省節能宣傳周活動啟動,主題為“踐行節能低碳,建設美麗家園”。
統計數字顯示,山東低碳產業比重偏低,2012年,服務業增加值占比低于全國平均水平4.6個百分點;新能源、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比重較小。能源結構比較單一:全省煤炭消費量約3.4億噸,在一次能源消費中占76%,比全國平均水平高8個百分點;燃煤火電裝機占全省電力裝機總量的89.8%,比全國平均水平高23.6個百分點;新能源占比不到一成。
與之相伴,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等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均居全國第一位;環境空氣中的細顆粒物超標1.4倍,是發達國家和地區平均濃度的6倍多。
省宏觀經濟研究院院長劉冰認為,國家即將推出能源消耗總量控制政策,這勢必會給山東產業發展帶來新的挑戰。
國家制定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要求山東到2017年煤炭消耗量比2012年削減2000萬噸,總煤耗要比原來的規劃減少8000萬噸。根據規劃,我省提出到2015年,全省服務業增加值比重提高到45%以上,新能源發電裝機比重提高到14%。
主任張務鋒在6月14日舉辦的“低碳山東”發展論壇上表示,山東經濟發展的高碳化特征比較明顯,必須加快構建以綠色低碳為特征的產業體系、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努力打造山東經濟升級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