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培用
我是在小人書鋪里長大的,從小視小人書鋪為樂園,視小人書為寶貝。七八歲時字識得還不多,但對應著畫面也能猜出個八九不離十。誰在上甘嶺上用胸膛擋住了敵人的槍眼,誰的跟頭十萬八千里,誰又從一個雜貨店的小伙計成為一個大數學家,誰是唐僧的徒弟……小人書就像不說話的老師,給了我們最初美與丑的鮮明標準。
我生在農村,一年去不了幾次鎮上,更別說縣城了。最感興趣的莫過于街旁的小人書鋪了,幾分錢就可讀上半天,那可是一大摞啊!遇到那些特別愛看愛讀的,就把媽媽平時給的總也舍不得花的分幣和硬幣遞上去,換回一本一毛錢左右的小人書。有時小朋友們結伴而行,大家交換閱讀,更是本小利大,過足了癮。小人書鋪往往一張鋪面,里面琳瑯滿目,墻上布滿連環畫封面,都編排有阿拉伯數字,你可以任選去點讀。說是“小人書”,其實鋪子里也不乏成年人和老人,因為許多據名著、古書改編的連環畫,本身也是老少皆宜的。坐在小板凳上,人手一冊,當街而讀,任你車馬蕭蕭,紅塵滾滾,讀者自在一方精神樂園中,心游八方,與主人公同歌同泣。有時候整整半天讀下來,走路也有些飄搖了,好像剛從遙遠的世界落下來,又好像過年偷喝醉了酒的樣子。
那時我自己也會買一些幾分、一毛多一本的小人書。攢到十幾歲也有一大箱。同學來我家,我就愛顯擺,總是和他們交換著閱讀。親戚來我家串門,凡屬帶小朋友的,媽媽也愛拿出我的“收藏”來招待他們。我還經常和小朋友在一起玩放電影的游戲:就是我用高粱稈制作一個電影銀幕似的框子,我在框后一頁一頁地翻小人書,邊翻邊念畫面下的文字及人物對話。小朋友們在我身邊聽得聚精會神,看得如醉如癡。
那些安居小人書鋪、捧讀小人書的日子,隨著童年的飄逝遠去了,但那些小人書的情節故事、小朋友們在一起的氣息以及小伙伴們的童稚的笑聲都還保留在我的記憶里。
(作者單位:遼寧省盤錦市綜合執法局)
(原標題:小人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