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城連續出現霧霾天氣,空氣污染一度到了全國倒數第一的位置。然而昨日記者探訪發現,即使在這種情況下,省城不少工地仍在緊張施工,工地內灰塵漫天,不但加重了霧霾天氣,也威脅著施工人員身體健康。省城建設部門表示,將加大監督力度,爭取將工地污染降到最低。
拆遷工地:裸露土地塵土揚
根據市民舉報,昨天上午,記者來到了洪家樓大潤發對面一拆遷工地,雖然未拆除完畢,但工地上未見施工人員身影,兩棟已拆除近半的居民樓聳立在空地南側。記者看到,拆除留下的建筑垃圾就堆放在樓房旁邊,未進行全覆蓋。
工地東側就是拆除完畢留下的土地,已變成一個戶外停車場,停放著20多輛汽車,這塊土地并未硬化,也未進行任何棚蓋措施,裸露的土地上塑料袋、礦泉水瓶隨處可見,每逢有車輛經過或有風吹過,地面上塵土飛揚。一位將車停好準備離去的市民告訴記者,這個停車場有段時間了,“拆完了一直閑著,大家都習慣停在這了,好像還有一個收費的,很長時間沒看見施工了。”
對于工地現狀,來往的行人和附近居民也都很有意見,都表示希望施工企業能早日進行處理。“這里也算黃金地段,要不就盡快拆完了,如果停工就把現場處理好,像這樣每天塵土飛揚的實在過分。”一位大爺說。
建筑工地:工人戴口罩施工
距這處拆遷工地不遠,一處建筑工地上工人正緊張施工。遠遠望去,工地內揚塵清晰可見。記者通過工地外墻的小門進入場內,工地中央已經挖出了一個大坑,多臺大型機械和幾十名工人正在施工,坑東側一座二層地下建筑已基本封頂。
在工地圍墻邊地面上堆放著鋼管、石塊等建筑材料,均未蓋上防風布,塔吊不時的將這些建筑材料運往施工處,灰塵則同時飛起。此外,工地內地面上明顯可見厚厚的灰塵,抬腳使勁一跺,身體周圍立刻被揚塵包圍,在現場記者未看到任何除塵設備。
在現場記者發現,很多工人都戴著口罩、帽子等來防塵。“太臟了,時間長了受不了,咳嗽,很多工友都戴著呢。”一位工人告訴記者,工程工期比較緊張,負責人一直在催著趕工期,大家只能自己準備一點防塵工具了。
市民建議
霧霾天,工地可否“排班”開工
昨天,記者詢問了多位市民,大家都表示,目前省城霧霾天氣如此嚴重,各個工地卻在加班加點“貢獻”灰塵,政府部門應出臺更嚴厲措施治理。“霧霾天氣下,工地就應該停工或者輪流開工,一方面緩解霧霾天氣,另一方面也是保護施工人員身體。”
記者了解到,去年2月份,根據《濟南市重污染天氣應急方案》,濟南市重污染天氣應急工作指揮部辦公室曾發布《關于我市將持續出現嚴重污染天氣的預警公告》,其中就有停止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拆除工程,土石方施工工地減少土方開挖規模的要求。
對此,濟南市工程質量與安全生產質量監督站的工作人員表示,停止工地施工前提是連續多天出現重污染天氣,并且接到政府主管部門書面通知,目前雖霧霾嚴重,但持續時間較短,未到工地必須停工的地步。“我們會加大對工地的監督力度,爭取將工地內揚塵污染降到最低。”
點擊
霧霾夜,部分渣土車仍在跑
商報濟南消息(記者朱彩玲)最近一段時間,有多名市民投訴:濟南華山東路的限高桿形同虛設,難以限制住瘋狂的超高渣土車。6日夜間,記者跟隨歷城交警,探訪瘋狂渣土車如何與限高桿“斗智斗勇”。
當晚10點半到11點半,歷城交警大隊聯合歷城區渣土辦,對該路段渣土車展開突擊暗訪檢查。因為沒路燈,整條華山東路黑乎乎一片。
10點40分左右,一輛滿載渣土的大貨車由南往北行駛。記者注意到,在距限高桿大約十多米的時候,車輛突然減速,然后左轉彎逆行到對向車道上,開到路西側的人行道上,繞開限高桿,緩緩通過該路段。記者發現,經過此處的渣土車,在面對主干道上2.9米的限高桿的時候,都是采取繞行的辦法。
民警告訴記者,之前歷城區華山街道辦為了防止渣土車繞行限高桿,已經將東側人行道加裝隔離樁。交警將與設置限高桿的華山街道辦會商,在西側輔道也加裝隔離樁,杜絕超高渣土車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