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成都12月24日電 (馮亞濤)24日,四川省衛生廳黨組書記、廳長沈驥在四川省紅十字會的見證下,登記了《人體器官捐獻志愿書》,成為一名愿意在逝世后捐獻人體器官的志愿者。
沈驥說,自己作為一名外科醫生,深知人體器官對于挽救生命的重要性,今天登記成為器官捐獻志愿者,也是完成了多年的心愿。
四川省紅十字會器官捐獻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截至目前,全國共有1298例志愿捐獻者,捐獻器官3534個,也就是說,挽救了3534個生命。
四川省紅十字會負責人還分析了四川省人體器官捐獻工作現狀。
從志愿者方面看,通過前期宣傳工作,公眾意識逐步提高,從2010年開始,在全省各級紅十字會填報《人體器官捐獻捐獻志愿書》的志愿者逐步增加,截至目前,已累計登記400余例,省紅十字會幾乎每天都會接到3-5名志愿捐獻人體器官的咨詢電話。按照國家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規定,省紅十字會安排協調員參與見證的公民逝世后人體器官捐獻12例。
從醫院方面看,四川省具有人體器官移植資質的醫院有華西醫院、省人民醫院、陸軍總醫院、解放軍452醫院等4所。這些醫院具有較強的綜合實力,很多移植科目的診療水平走在全國前列,而且積極性較高,希望參與并盡快建立規范的人體器官捐獻工作運行體系。
【相關信息鏈接】
人體器官捐獻的流程和做法
一是報名登記。公民申請人體器官捐獻,可由申請者本人以書面形式到省捐獻辦公室或市(州)工作站進行自愿申請人體器官捐獻登記;捐獻協調員在醫療機構中發現潛在捐獻者,若潛在捐獻者或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有捐獻意愿,則由捐獻協調員幫助完成捐獻手續,并報送省捐獻辦公室,經捐獻辦公室確認,將捐獻者相關資料錄入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者登記管理系統。
二是捐獻評估。當志愿捐獻者潛在捐獻狀態出現后,由家屬或醫院的主管醫生聯系協調員,并上報省捐獻辦公室。省捐獻辦公室安排協調員并聯系評估小組前往潛在捐獻者所在醫院開展工作。協調員負責核實潛在捐獻者是否存在影響捐獻的法律、倫理等問題,向潛在捐獻者家屬確認捐獻的意向,介紹捐獻的相關政策;評估小組負責評價潛在捐獻者是否有影響捐獻的醫學禁忌癥、是否處于待捐狀態等。
三是捐獻確認。評估工作完成后,由捐獻者所在醫療機構嚴格根據相關標準判定死亡。在協調員見證下,由捐獻者家屬代表填寫《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登記表》,捐獻者的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均簽字確認(或委托代表簽字確認)。協調員匯集捐獻者的戶口本、身份證(出生證明)、結婚證、死亡證明及其配偶、父母、成年子女的身份證等文件資料復印件,并上報人體器官捐獻辦公室。
四是器官獲取。捐獻確認工作完成后,在器官獲取組織的指導下,嚴格按捐獻意愿實施器官獲取工作,協調員見證獲取過程。
五是器官分配。協調員嚴格按照中國人體器官分配的相關規定見證器官分配過程;待器官移植完成后,由協調員向省捐獻辦公室報送器官接受者的相關資料。省捐獻辦公室填寫《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完成登記表》
六是遺體處理。器官捐獻者完成捐獻后的遺體,由摘取器官的醫院進行符合倫理原則的醫學處理,恢復遺體原貌;對有捐獻遺體意愿的捐獻者,由協調員聯系遺體接收單位接收,對沒有捐獻遺體意愿的捐獻者和不符合捐獻遺體條件的捐獻者,由捐獻辦公室移交其家屬并協助處理善后事宜。
七是緬懷紀念。捐獻辦公室向捐獻者家屬頒發捐獻證書;建立四川省人體器官捐獻志愿者緬懷網站進行網上緬懷紀念;積極爭取規劃建設器官捐獻志愿者紀念碑、紀念林、紀念館,為捐獻者家屬提供緬懷親人的場所。
八是人道救助。對困難的捐獻志愿者家庭,通過人體器官捐獻基金給予必要、合理的人道救助。分享到:(責編:徐佳、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