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廣網北京4月11日消息(記者雷愷)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埋有唐代著名高僧玄奘法師靈骨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安興教寺,目前正面臨大規模拆遷。當地政府稱拆遷是絲綢之路聯合申遺的需要。
針對媒體報道的西安興教寺將要被拆遷這件事,長安區宗教事務局表示他們絕對沒拆文物。西安市長安區民族宗教事務局負責人表示:“這次要拆掉的只是寺里私自蓋的建筑,都不是文物。為了配合絲路申遺,在國家專家的建議下,才決定拆掉的。”他說被列入國家文物保護單位的是興教寺塔,也就是院內埋葬玄奘及兩個徒弟的三座塔,為配合申遺,對這三座塔進行了整修和很好的保護。而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修建的僧寮、禪堂并不能算做文物。這位負責人表示,當時專家來興教寺評估申遺,提出這些上世紀修建的現代建筑影響了整個寺廟的風格,拆掉它們是為了保障申遺順利進行。在拆遷過程中,他們將在寺廟附近安排僧侶臨時居住,在整個改造完成后再做出更好安排。
西安興教寺被拆這件事在引起上了社會上的很大反響,像社會的一些名流白先勇、六小齡童等人都通過微博或者言論對興教寺進行聲援,幾乎所有了解這件事的人都表示不贊同。他們表示,西安號稱13朝古都,如果連一點歷史積淀也保不住的話,還談什么文化。他們說不能借著申遺的噱頭和借口去毀掉歷經千年的人類文化遺產,并建議政府加大文物保護的力度,與其將用于商業開發的資金投入在現有古跡的保護上,更具有傳承意義。
在興教寺受拆遷困擾之前,一個龐大的“興教寺佛教文化旅游景區建設項目”已經浮出水面。有媒體稱其幕后操作正是以在歷史文物附近圈地炒作文化概念,然后進行招商引資令地價升值而聞名的“曲江模式”肇始者曲江新區。
針對媒體報道曲江系公司運作“拆遷”埋有唐玄奘靈骨的西安興教寺,西安曲江新區管理委員會10日發表聲明稱,曲江新區及所屬企業沒有參與興教寺的保護及周邊環境改造工作,不存在運作“拆遷”興教寺的問題。他們表示在2011年,為有效解決興教寺周邊環境臟亂差的問題,西安市政府研究決定,計劃在興教寺周邊進行環境提升保護工作。在當年的“西洽會”上,西安市長安區政府與西安曲江大明宮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簽訂了《興教寺佛教旅游文化景區合作框架意向協議》。
曲江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解釋說,這一協議并不涉及寺院本身的保護建設,主要是寺院周邊環境的提升。而且,這一項目最終并沒有實施。在今年1月4日,西安市政府召開了西安市絲綢之路申遺專題會議,按照會議精神,曲江大明宮投資集團不再參與興教寺周邊環境改造項目,曲江新區及所屬企業沒有參與興教寺保護及周邊環境改造的任何工作。雖然曲江新區表示自己“未參與興教寺申遺的任何工作”,但仍然沒有平息網上及輿論關于其是“幕后推手”的質疑。
記者在西安長安區官方網站上找到了他們去年3月22日由長安區招商局發布的文件,題目是《西安興教寺旅游區項目》,這個文件顯示,西安市政府同意實施建設該項目,規劃面積是480畝,其中興教寺占地約26畝。這個項目的建設內容是:“在興教寺周邊地區實施綜合利用,以興教寺為景區核心,建設一個融旅游、文化、商貿、園林、觀光、休閑度假、宗教體驗為一體的文化旅游綜合體”。并且說這個項目的優勢是:“興教寺塔為絲綢之路多國聯合申請世界文化遺產項目中重要的文物點。周邊自然資源豐富,可以實現佛教文化遺存與自然環境有機結合。”
在該文件中,記者看到項目總投資是2.3億元人民幣,包括土地成本和工程施工成本。該文件計算,項目年營業收入為4500萬元,初步測算年盈利可以達到3000萬元,在6年內全部收回投資。文件還提到,項目合作方式為合作和獨資,負責部門為長安區民宗局和杜曲街道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