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山東實體經濟應該說有了一個很大的發展,但是金融經濟始終是山東經濟發展中的一條短腿。”在今天上午舉行的“中國·臨沂首屆資本交易大會”開幕式上,山東省金融辦副主任李永健說,為破解三農融資難。融資貴的難題,山東將試點全國,尋找解決辦法,目前初步意見已形成,將探索在各類農業專業合作社之內設立社員自助型的資金互助組織,“用社員自己的錢來解決社員在生產經營過程中資金不足的問題”。
李永健說,“十一五”以來,山東金融業的發展始終以高于GDP增速5個百分點的速度向前走。但時至今日,金融經濟“這條腿”仍然不協調。“山東的實體經濟在全國有1/10的量,但是山東的金融資源總量無論是從社會融資規模、金融資產總量、保險深度還是資產的證券化率等方面,在全國只占有6%-7%。”
為扭轉這一局面,從去年開始,山東開展一系列措施。去年下半年山東出臺了“金改二十二條”,首次全面系統地部署了金融發展的奮斗目標,經過一年的努力,山東金融業增加值提升到了占GDP的4.14%。“所占比例還是小得可憐。”李永健坦言。
但一年之后,山東金融業的環境逐漸優化。
李永健說,首先能夠感受到的是全省金融意識普遍增強,“山東不管請進來,還是走出去,分級分層次地加強培訓,各級學金融、懂金融、運用金融的意識普遍增強。這個在以前是沒有的。”
第二個顯而易見的變化是,在金融服務的“短腿”,即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以及三農服務的融資難、融資貴方面有了突破性進展。“我們努力盤活在‘地下涌動’的4億元規模民間資本。并先從臨沂做起,從東營試點并總結兩市的經驗在全省推開。努力讓民間資本陽光化和規范化的運作。”李永健說,在此基礎上,山東加大對民間資本的監管,“山東地下錢莊的發案數、發案金額和參加集資的人數已經都退出了全國的前十位。”
小貸公司的發展也越來越有序,做李永健說,山東400余家小貸公司去年放貸1100億,95%以上的都投向了小微企業和三農,緩解了三農融資難的問題。山東還打造了齊魯股權交易中心,不僅實現了股權的轉讓,還推出了子母債、集合子母債和資產證券化等類的產品,大大地豐富了中小企業直接融資的渠道。
李永健介紹說,第三個變化是山東“兩個中心”建設都有了實質性的進展。“濟南區域金融中心,現在已經初具雛形;青島有財富管理中心,已經于今年初經過國務院批準同意,目前青島正緊鑼密鼓籌劃。”李永健說,山東要經過幾年的努力,打造一個類似于新加坡的財富管理中心,甚至是類似瑞士蘇黎士的財富管理中心。
說到自己一年來的工作體會,李永健說自己這一年很幸福。“前不久有記者問我,郭樹清是金融專家,他任職之后你有什么體會?我說我的體會是跟上他的思路很難。所以接下來的工作還很艱巨。”李永健話鋒一轉,說起了今后的工作計劃。
“我們要加強農村合作金融。”李永健說,三農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已經喊了多年,如果不開辟新渠道、探求新方法,還得繼續喊下去。“怎么樣來解決農村合作金融,國務院領導責成山東要在這個方面做試點,目前山東已經把這個初步的試點意見拿出來,也跟國務院領導做了初步匯報,原則得到同意,目前正在征求各有關方面的意見。就是要在各類農業專業合作社之內設立社員自助型的資金互助組織,用社員自己的錢來解決社員在生產經營過程中資金不足的問題。”李永健說。
“第二是完善供銷社系統;第三,深化農信社的改革。”李永健說,山東將繼續按照股份化銀行化的要求,繼續推進農信社的改革,爭取用3年的時間,把整個現有的農信社改造為規范的農村商業銀行。
“我們還要建設農村產權交易市場。各類土地的確權辦證、宅基地的確權辦證、山場的確權辦證等‘三權一證’都要拿到這個交易平臺上來進行交易。甚至是勞動力交易也可以拿到這里來。”李永健說。
此外,山東還將探索發展介于現貨與期貨的交易市場,實現既能交易又能規避風險的市場。(尹海洋 孔紅星 黃孟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