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股權2折賤賣高管山東龍大涉嫌利益輸送
商報記者 李揚帆
本周一,證監會網站披露了山東龍大肉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招股說明書申報稿,不過記者在查閱山東龍大的招股說明書時卻發現,山東龍大的部分財務數據存在相互矛盾之處,部分股權轉讓存在利益輸送的嫌疑,而屢屢曝出的食品安全風波更是成為近年來困擾山東龍大的一個“頑疾”。
兩家公司財務數據“打架”
山東龍大招股說明書顯示,2011年~2013年期間,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都是公司最大的供應商,在這3年間,山東龍大每年向牧原股份支付的采購金額分別為7479.28萬元、24563.12萬元、29045.44萬元。然而記者在翻閱牧原股份的招股說明書時卻發現,該公司前五大客戶中并沒有山東龍大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山東龍大與牧原股份的合資企業——龍大牧原。
假設牧原股份是通過龍大牧原間接向山東龍大供貨,則又出現了采購金額與供貨金額不匹配的問題,2011年、2012年山東龍大向牧原股份支付的采購金額分別為7479.28萬元、24563.12萬元,但牧原股份招股說明書中卻表示2011年、2012年向龍大牧原的供貨分別為8596.87萬元、28233.47萬元,明顯高于山東龍大發布的數據。
股權“白菜價”賣給管理層
除了財務數據存在矛盾外,2009年出現的一筆股權轉讓也令人感到蹊蹺。
據山東龍大招股說明書披露,2009年12月19日,龍大有限董事會決議通過龍大集團將其持有的龍大有限11.87%的股權按初始投資成本轉讓給銀龍投資,轉讓價格為1780萬元。
然而銀龍投資受讓龍大股權前后的2009年8月31日以及2010年3月11日,日資企業伊藤忠(中國)集團有限公司先后兩次以總計23275.45萬元的價格認購龍大有限26.67%的股權,也就是說伊藤忠所收購龍大股權的作價約8.73億元(23275.45萬元×26.67%=87272萬元),以此推算,龍大集團轉讓給銀龍投資的11.87%股權的理論公允價值應在1.04億元左右(8.73億元×11.87%=1.036億元),但公司實際的轉讓價格僅為1780萬元,僅為市價的2折。
銀龍投資為何能以如此便宜的價格獲得山東龍大11.87%的股權呢?原來銀龍投資的股東與龍大集團高層之間存在密切的人事關系,山東龍大招股說明書披露的信息顯示,銀龍投資的21位股東全部來自龍大集團及下屬公司的核心管理層。
連年曝出食品安全負面消息
作為與“舌尖上的安全”關系最為密切的擬上市公司,山東龍大的口碑著實不敢令人恭維。記者簡單查閱了2011年以來有關食品質量的新聞報道,發現山東龍大連年扮演著相關輿論監督中的負面角色。
2011年10月,齊魯網曝光龍大食品銷售假嫩牛肉事件,一位消費者在青島某超市購買龍大嫩牛肉,但是該嫩牛肉完全不符合標準。對于嫩牛肉不合格的原因,山東龍大解釋稱是“銷售人員未向顧客解釋清楚”,并向消費者表示歉意。
2012年1月,都市女報刊發消息稱,一位武姓消費者在超市購買了一塊龍大牌豬頭肉,當晚她發現這塊豬肉的顏色發綠,懷疑豬肉可能存在磷物質殘留,山東龍大則判斷這是包裝袋顏色過深造成豬肉染色。
2013年9月3日,青島市食品安全辦公室公布了《市民最關注的十大食品專項抽檢活動生鮮肉抽檢結果分析報告》,并將豬肉抽檢含“瘦肉精”成份的五家肉攤給予公示曝光,其中一家攤主表示所售鮮肉購自萬福、龍大兩家企業。
今年1月6日,齊魯晚報接到姜姓消費者投訴,稱其在龍大肉食專柜購買的香腸中心處出現白絨毛,隨后山東龍大按照食品安全法十倍賠償的規定,給予姜姓消費者100元賠償金并贈送2斤燒肉。
長城證券投資顧問龔科指出,作為食品類的準上市公司,食品安全始終是影響其業績及股價的“地雷”,如果相關企業在此方面的負面記錄較多,很容易影響投資者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