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杜亞慧

  如期而至。

  2月18日上午,春節后上班第一天,山東省召開2021年工作動員大會。自2018年起,這已是山東連續第四年召開全省動員大會,對全年的重點工作進行部署。

  全省發展呈現由“量”到“質”、由“形”到“勢”的根本性轉變

  記者梳理發現,山東連續四年開春召開全省動員大會,顯示省委、省政府思路清晰、目標篤定,規劃的各項工作也漸次推進、有序展開。

  2017年確立戰略構想。不打招呼、直奔一線調查研究,全面掌握“家底”,科學分析山東發展特征;

  2018年全面謀篇布局。夯基壘臺、立柱架梁,確定并全面展開八大發展戰略;

  2019年狠抓工作落實。各地各部門以“七賽七比”的實際行動,化“路線圖”為“施工圖”;

  2020年推進改革攻堅。全省上下大力破除高質量發展痛點堵點難點。

  剛剛過去的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2月17日,《大眾日報》頭版刊發《山東貫徹新發展理念推進高質量發展述評》指出,在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的空前考驗中,山東“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全省發展呈現出一系列趨勢性、關鍵性甚至轉折性變化,初步蹚出了一條高質量發展的路子。

  2月18日的工作動員大會上,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也強調,幾年來,我們經受住了經濟負重轉型的陣痛、多重矛盾交織疊加的壓力、各種重大風險的挑戰、外部環境復雜多變的沖擊,經過全省上下共同努力,如期實現新舊動能轉換“三年初見成效”,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穩中向好、后勁增強。全省發展呈現由“量”到“質”、由“形”到“勢”的根本性轉變。

  山東財經大學區域經濟研究院院長董彥嶺分析,之所以呈現根本性轉變,是因為山東抓住了歷史機遇,破解了眾多瓶頸制約,塑造了很多顯在潛在的比較優勢。他認為,步入“十四五”開局之年,面對各種有利條件疊加形成的發展“黃金期”,乘勢而上求突破“正當其時”。

  有的放矢定調七大“著力點”

  這次大會,是加油鼓勁的工作推進會。

  錨定“七個走在前列”“九個強省突破”目標任務,大會為今年工作設計了“規劃書”,制定了“路線圖”。

  大會指出,實現上述奮斗目標,總抓手是新舊動能轉換,主戰場是“十強”產業,基本路徑是“三個堅決”。要在七個方面求突破,分別是以落實重大國家戰略求突破,以強化科技創新求突破,以暢通經濟循環求突破,以深化改革開放求突破,以優化法治環境求突破,以堅守底線求突破,以提升能力改進作風求突破。

  “這七個方面,找準了山東在‘人到半山路更陡’這一關鍵時期的著力點,摸準了穴位。”董彥嶺表示。比如,要以落實重大國家戰略求突破,明確了山東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方向:將山東打造成黃河流域綠色生態大廊道、改革開放先行區、科技創新策源地、高質量發展示范區、新的經濟增長極;比如,以強化科技創新求突破,為打破藩籬,提出市縣主要領導要親自抓科技創新,當好“后勤部長”。比如以深化改革開放求突破,指出要持續深化九大改革攻堅行動,每一項都要制定年度計劃。

  董彥嶺表示,“七個求突破,聚力影響山東高質量發展的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有的放矢,力求以點的突破帶動全局發展,在新征程中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

  “科技創新”成干部企業家熱議詞

  時不我待,不負春光。正如大會所指出的,實現“五年取得突破”,現在就要倒計時、沖刺跑。藍圖已繪就,目標已錨定,只待領導干部與廣大群眾,以牛年牛勁牛精神,開一個牛氣沖天的“牛頭”。

  記者注意到,大會發出動員令,激發出全省干部群眾強省路上自奮蹄的昂揚姿態。多市黨報刊發評論,鼓舞廣大黨員干部職工迅速進入工作狀態,開啟建設新征程。同一天,淄博市落實突破年動員大會召開,圍繞住抓落實、再突破動員全市上下同心協力,拼出高質量發展的明媚春天。

  “科技創新”是聊城市茌平區科學技術局黨組書記、局長趙君感觸最深的字眼。“七個走在前列,九個強省突破都強調了科技創新,2021年我們將引領更多的創新主體加大研發投入,在平臺建設、科技合作、招才引智等方面實現新突破。”趙君表示。

  濟南圣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唐地源則表示,民營企業應該緊抓科技創新,在2021年新上一系列新型材料重點項目。“這些新型科技項目的建設,也將成為推動全省新舊動能轉換未來高質量發展的潛力和后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