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山東明確濟南加入競逐“國家中心城市”,八城在爭第十個名額

  國家中心城市是國家城鎮體系中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國際交往等方面具有戰略引領和較大區域輻射功能的城市。

  9月25日,山東省發改委在省政府新聞發布會上透露,將支持濟南建設國家中心城市、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當前,中國已有北京、天津、上海、廣州、重慶、成都 、武漢、鄭州、西安共九座城市獲批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第十個名額將花落誰家是近年來坊間的熱門話題。

  九座國家中心城市 制圖:澎湃新聞 張澤紅

  據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不完全統計,南京、杭州、長沙、福州、廈門、青島、濟南、沈陽、南昌等多個城市均表示有意競逐“國家中心城市”建設。

  陜西西安是最新獲批的“國家中心城市”,不過也要上溯到2018年。2018年2月初,國家發改委公布《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全文,文中提及:建設西安國家中心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西安獲批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公布方式與此前成都、武漢、鄭州三城的公布方式相同——均由國務院在針對個別區域、城市群的專項規劃中予以確認。

  此前,在2016年4月和12月,國務院分別批復《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以及《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十三五”規劃》。在這兩份文件中,成都、武漢和鄭州三城獲批建設國家中心城市。

  “國家中心城市”的概念肇始于受住建部委托由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編制的《全國城鎮體系規劃》。該院曾分別于2005年和2010年先后編制過兩版《全國城鎮體系規劃》。

  在2010年出版的《全國城鎮體系規劃(2006-2020年)》中,北京、天津、上海、廣州、重慶五座城市被列為首批“國家中心城市”。

  伴隨新版《全國城鎮體系規劃》的編制,對第十個“國家中心城市”名額的競爭逐漸升溫,不少城市都宣布有意加入競爭。

  山東方面,濟南與青島“雙城”之中,支持哪一個建設國家中心城市一直是人們討論的焦點問題。2018年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曾提出,“支持青島建設國家中心城市”。

  而濟南市于2020年1月發布了《濟南建設國家中心城市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提出到2022年,濟南城市能級大幅提升,輻射引領作用明顯增強,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此次山東省政府新聞發布會將濟南還是青島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問題畫上了句號。山東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孫來斌表示:將持續提升濟南、青島中心城市能級,支持濟南建設國家中心城市、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統籌推進省會、膠東、魯南經濟圈一體發展,提升山東半島城市群在全國城市群發展中的位勢。

  其他的“國家中心城市”候選城市方面,早在2017年,江蘇省曾出臺《關于加快建設揚子江城市群的意見》,明確提出支持南京建設國家中心城市。2019年全國“兩會”期間,時任南京市委副書記、市長的全國人大代表藍紹敏表示,南京已具備由區域重要中心城市上升為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基礎和條件。

  浙江省政府則在2018年7月公布的“關于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5210號建議的答復”中明確提出,“支持和推動杭州成為國家中心城市,增強杭州、寧波兩大都市區輻射帶動作用,推動杭州、寧波一體化發展,促進杭紹甬融合發展,帶動環杭州灣經濟區聯動發展?!?/p>

  湖南省長沙市在2018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表態,“將在深度融入國家戰略中彰顯省會擔當,創建國家中心城市。”

  福建省廈門市也在2017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全力加快跨島發展,著力建設國家中心城市”。2019年3月,廈門市發改委回復網友稱:目前暫未收到國家發改委要求地方申報國家中心城市的通知。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相關工作正積極推進,后續具備條件時將積極申報。

  而現任福建省福州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務副市長、倉山區委書記的蔡戰勝在2017年全國“兩會”期間也曾呼吁:建議支持將福州市建設為國家中心城市。

  2018年10月,遼寧省政府提出“積極推動沈陽創建國家中心城市”。2020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沈陽市市長姜有為建議,懇請國家支持并批復沈陽建設國家中心城市。

  2019年7月,江西省出臺《大南昌都市圈發展規劃(2019-2025年)》,提出“支持南昌市爭創國家中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