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遲緩的老人過馬路,剛走到路中間信號燈就變成了紅色。旋即,車流涌至,老人被困在車流中不知所措。一輛過路警車發現該險情,將車身橫在路口,為老人保駕護航。2日,濟南市民杜先生親眼目睹了這一幕。

老人剛走了一半斑馬線,信號燈就變成了紅色。視頻截圖老人剛走了一半斑馬線,信號燈就變成了紅色。視頻截圖

  
斑馬線剛走了一半
信號燈就轉成了紅色

  事情還要從12月2日說起,當天中午12點,濟南市天橋區天成路與經一路交叉口路東,一位白發老人由路口東北角向東南角過馬路。因為行動緩慢,當他走到斑馬線的一半時,信號燈已經開始倒計時閃爍,提醒即將變燈。老人試圖加快步伐,但由于腿腳不便,他沒走三四步,信號燈就轉為了紅燈。

  與此同時,東西方向的綠燈亮了,停止線內的車輛紛紛開始提速通行。眼看一輛輛車快速從自己身邊通過,老人有些不知所措,焦急之下,前行的路線也越走越偏,漸漸走出了斑馬線的范圍,進入了機動車道行駛區域。

  “我當時騎了輛共享單車,在斑馬線上與老人擦肩而過時注意到了他。”杜先生告訴記者,當時,行人信號燈馬上就要變燈了,斑馬線上的人全都跑了起來,只有這位老人在慢慢挪動,一看就是腿腳不方便,“等我到馬路對面回頭看時,已經變燈了,老人只走到三分之二的地方。雖然過路的車輛都繞著老人行駛,但因當時車流量比較大,看上去很驚險,唯恐哪輛車避讓不及就碰上了。”

  過路警車發現險情
擋住疾馳車輛

  “我當時就想跑過去保護老人,但車輛川流不息,如果貿然闖紅燈跑過去,不僅幫不了老人,自己也可能發生危險。”杜先生說,情急之下,他猶豫要不要把共享單車推過去,幫老人抵擋一下過往車輛。

  就在杜先生猶豫的瞬間,一輛過路的警車也發現了路口的險情,隨即開到老人斜后方,用車身幫老人擋住了車流。“那輛警車最初是由西向東正常行駛,可能是開車的民警看到了正在過馬路的老人,就突然停下了,然后在路口側轉車身,幫老人擋住了西側疾馳而來的其他車輛。”杜先生回憶,當時警車一直跟隨老人的行動軌跡,車頭隨著老人位置的移動逐漸朝南傾斜。因為警車橫在路口比較醒目,不少過往的車輛立刻就注意到了老人,有的減速通過,有的直接停車避讓。

  杜先生稱,當時老人一直向前方行走,絲毫沒注意到自己的身后有一輛警車在保駕護航,“看老人的安全得到了保障,我著急回單位加班,就趕緊騎車離開了。”

  雖然沒能記錄下這一刻,但杜先生很想找到開警車的那位熱心民警,便向12345市民服務熱線反映了自己的訴求,“就記得車門上印有‘公安’兩字,不知道是公安還是交警的車。”

  等老人走上人行道
他們才開車離開

  經過多方尋找,記者獲悉,當時駕駛該車的正是天橋大隊交通科輔警王樹鑫。5日上午,記者和杜先生一起在交警大隊見到了這位暖心小伙兒。

  王樹鑫今年24歲,已入職3年。他并不知道自己無意間的舉動,被過路市民關注了這么久。提起幾天前的事情,王樹鑫印象深刻,“當時老人被困車流中,確實很危險。”

  據王樹鑫回憶,當天中午他剛結束巡邏任務,準備開車返回大隊,同車的還有大隊交通科副科長路坤。“行駛到天成路經一路路口時,就看到機動車道上站了位老人,在車流中顯得倉皇失措。因為距離斑馬線不遠,我猜測他可能是在綠燈期間沒及時通過路口,變燈后被困在了路中間。其實這個路口信號燈的時長不短,正常時間內完全能順利通過,但老人看上去似乎行動不便,走路基本上都是挪步,速度很慢。”

  看到此景,王樹鑫迅速決定保護好老人的安全,幫他擋住過往車輛。“我和同事商量了一下,決定用車身幫他攔住側面車輛。警車一停,比較醒目,過往的車輛見狀紛紛減速繞行。我開著車隨著老人的速度慢慢前行,等到他走上人行道,我們就開車離開了。整個過程大約七八分鐘。”

  如愿見到王樹鑫的杜先生很激動:“交警的舉動讓這個城市有了溫度,也讓我們市民更有歸屬感。”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張泰來  實習生徐靖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