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紹興老太“送養(yǎng)兒子34年后求助遭拒”?兒子:會妥善處理
當年,因為生活拮據(jù),她把1歲兒子送給了別人。
現(xiàn)在,又因生活困難,她想求助于被送走的兒子。
兒子已35歲,年收入55萬元,但一直不接電話……
這兩天,一位紹興老太太因“送養(yǎng)兒子34年后求助遭拒”上了微博熱搜。
她姓王,73歲,有兩兒兩女,還有一個1歲時送走的小兒子小張(化名)。

王老太說,自己做了節(jié)育手術后意外懷上小張,生出來后,因為家里條件太差,孩子太多,養(yǎng)不起,經(jīng)人介紹,送給一戶家庭條件較好的人家。
“當時對方問我要多少錢,我說不是賣孩子,是送,以后兒子長大了,能帶來讓我們見見就行?!蓖趵咸f,她和小兒子一直有聯(lián)系,見過十幾次,自己70歲那年春節(jié),在收養(yǎng)小張的那戶人家里,小張告訴她,已經(jīng)在杭州結了婚買了房,還生了孩子,工作也不錯,不算額外獎金,年薪有55萬元。
送她回家時,小張說,親生母親的事沒告訴妻子,希望王老太不要主動給自己打電話。
王老太老伴早年去世,她得過腦梗,腿腳不方便,生活很難自理,但兩兒兩女都孝順,給她雇了保姆,照料起居。可惜兩個兒子前兩年生意失敗?!盎?000多萬買了全自動設備,最后出問題,廠子沒開起來,欠了很多錢……”王老太說,自己生病三年,花了十七八萬,都是女兒出的,現(xiàn)在是靠到處借錢養(yǎng)她,今年她把保姆辭了。去年清明,小張回過一次紹興老家,想去祭拜親生父親,因為天下大雨,黃泥路不好走,沒去成,但小張看到了她的生活窘迫。
“他給了我2000元,還叫我去換個能收錢的手機,好給我打錢?!蓖趵咸f,之后兩人沒見過面,“我也不敢多給他打電話,怕影響他生活,打擾他的家庭。”
王老太現(xiàn)在經(jīng)常是燒點米飯,干菜泡泡吃一天,每天吃藥要花20多元。兩個兒子說就算要飯也會讓她吃飽,但她感覺,這種靠從親戚借錢維持的生活實在太苦了。
“我就想,小兒子收入不錯,想找他幫幫忙,給我個一兩萬元?!睆?0月開始,王老太多次撥打小張電話,兒子一直沒有接。
“他可能是怕我要錢”,“估計是他養(yǎng)母不希望他見我”……王老太的猜測越來越多,她找到媒體求助,想聯(lián)系上自己兒子。
12月3日傍晚,記者根據(jù)王老太提供的電話打通了她小兒子的電話。
小張開始表示在開會,不方便接聽,聽說是王老太在找他,立即詢問情況。
他說,自己不知道王老太找自己的事上了熱搜,一直不接電話是因為工作忙,稍后會聯(lián)系王老太,妥善處理。
至發(fā)稿,王老太還沒接到小張的電話,不過王老太說自己打電話給小張確實都是工作時間。
“送養(yǎng)兒子34年后求助遭拒”在網(wǎng)上引發(fā)熱議。
網(wǎng)友“迷妹小素雞”:三十年前把孩子托給別人,從那刻起和孩子的關聯(lián)也就無多了。
網(wǎng)友“歷史天窗”:送養(yǎng)兒子愿意幫忙叫情分,不是本分!
網(wǎng)友“一只在腳邊打盹的貓”:該贍養(yǎng)的是大兒子和二兒子,這是法定義務!
網(wǎng)友“長征后衛(wèi)薛伯陵”:這時兒子是否愿意幫助是感情問題,不是法律、道德問題。從法律上看,子女被他人合法收養(yǎng),與親生父母的關系自動解除,就沒有贍養(yǎng)義務。道德層面,父母沒撫養(yǎng)孩子,又有什么資格要求子女贍養(yǎng)?
網(wǎng)友“青蔥在成長”:熱評說的都對,但這種血濃于水的親情不是說拋棄、斷絕就能做到的。即使父母拋棄了他。我想這位年薪55W的大叔能有如此成就,跟養(yǎng)父母的教育分不開,也跟他所接受的理念以及自己的價值觀、人生觀分不開。也許還是會幫助。出于人心。
網(wǎng)友“amw安”:試問哪位母親舍得送走孩子,她要不是走投無路怎么會想起這個孩子?這是求生本能,再正常不過了。難道送人了、沒好好教育過你,就可以抹殺親生兒子的事實?要是你條件差幫不上沒辦法,條件許可,請你幫幫她,她給予你生命。
來源:郭婧/都市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