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陜西教育廳通知家長不用改作業 家長疑惑發現錯誤還要不要糾正

  以后,家長不用批改作業了。9月30日,省教育廳發布《關于加強義務教育學校作業管理的通知》(下簡稱“通知”),明確要求教師不得要求家長批改或糾正孩子作業錯誤,不得布置要求家長完成或代勞的作業。

  鼓勵中小學設“無作業日”

  通知明確,教師不得超越課程標準、超越教學進度、超越學生能力布置集體性學生作業;在小學正常上學期間,鼓勵學校每周除雙休日外,有一天不布置作業。在初中正常上學期間,鼓勵學校每月除雙休日外,有一天不布置作業;鼓勵以家庭勞動、閱讀欣賞、體育活動、社會實踐等活動類作業替代書面作業。杜絕作業內容和形式“繁、難、偏、舊”,杜絕機械重復性作業,杜絕以增加作業量的方式懲罰學生,杜絕過度要求家長參與學生作業的完成與批改;教師不得要求家長批改教師布置的作業或糾正孩子的作業錯誤,不得布置要求家長完成或需要家長代勞的作業。

  義務教育學校要嚴格依據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組織安排教學活動,嚴格按照“零起點”正常教學,注重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不得隨意增減課時。教師布置作業要緊扣課程標準和教學進度,以幫助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和掌握教學內容為目的,以課本所附作業題、課后練習為主要依據布置作業。

  學校要組織年級組、學科組,積極探索和創新有效方式,統籌管理,做好各學科每日作業量的平衡工作,根據《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的通知》的要求合理控制書面作業總量。鼓勵以家庭勞動、閱讀欣賞、體育活動、社會實踐等活動類作業替代書面作業。

  家長疑惑:發現錯誤還要不要糾正

  “不做作業母慈子孝,一做作業雞飛狗跳”的日子是不是要結束了?消息一出,不少家長直呼解放了。緩過神來,家長又有擔憂。家長不用批改作業,一個班50多個孩子,老師能一個一個細心批改嗎?發現錯誤了還要不要糾正?

  在東郊某小學工作的張老師是有二十多年教齡的小學語文老師,她對華商報記者表示,絕大多數老師會認真批改學生作業,并及時糾正作業中的錯誤。她認為教師不應該讓家長批改作業,因為家長的學歷水平層次不一樣,即使有標準答案,也不是都會批改作業。此外,如果讓家長批改作業,老師無法知道學生知識掌握的程度。

  通知還要求教師不得要求家長糾正錯誤,那么家長如果發現孩子作業有錯,看著不管嗎?張老師表示,其實不批改作業并不是不管孩子作業,家長還是要看一下孩子作業,是否工整,是否有錯誤。直接糾正錯誤,容易讓孩子產生依賴性。發現錯誤先不要直接指出,讓孩子自己再檢查一遍,自己發現錯誤,鍛煉孩子獨立檢查作業的習慣。

  教師:家長代勞的作業得不了高分

  通知明確,不得布置要求家長完成或代勞的作業。不少家長抱怨,有老師給孩子布置的手工作業、社會實踐作業等,孩子根本無法獨立完成。例如國慶節有學校布置了一項讓在家里舉行升國旗儀式的作業。有家長建議。不如改成讓孩子去看升國旗更好實施。

  對此,城區一公辦小學李老師說,低年級的孩子確實還需要家長輔助,但家長不要完全替代孩子。不少家長為了讓孩子的手工社會實踐能評優,全部替孩子做了,即使在班級評上優秀作業,在學校也是無法參評的。例如有些科技創新大賽小論文,家長替孩子寫,替孩子改,但是孩子的語言和成人完全不同,這樣的作品評分并不高。當然,和學校氛圍也有關系,學校應該支持給獨立完成有想法的這類作業,給予高分。

  市民盛先生說,在考試前一周,老師會大量布置一些試卷,那么怎樣判斷是不是簡單機械重復作業?孩子完成有困難的話,怎樣跟老師溝通不做或者少做?

  李老師說,如果試卷比較多,要看老師是否認真批改,如果老師沒有認真批改和糾錯,那么肯定是簡單機械重復的作業,孩子完成有困難,可以跟老師溝通,少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