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上午,第三屆尼山論壇舉行第一場明湖高端對話。尼山論壇組委會主席,第九屆、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許嘉璐與美國地緣政治學家、《目標中國》作者威廉·恩道爾就“文明對話的共同責任”問題進行熱烈對話。尼山世界文明論壇副主席,鳳凰衛視董事局主席、行政總裁劉長樂主持了本場對話。

大眾網濟南5月20日訊(記者 于瀟瀟)5月20日上午,第三屆尼山論壇舉行第一場明湖高端對話。尼山論壇組委會主席,第九屆、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許嘉璐與美國地緣政治學家、《目標中國》作者威廉·恩道爾就“文明對話的共同責任”問題進行熱烈對話。尼山世界文明論壇副主席,鳳凰衛視董事局主席、行政總裁劉長樂主持了本場對話。
“我再三強調,不是教導人們,而是喚醒人們心中隱藏著的民族傳統文化和人的良知的基因”,“中國和世界各國的智者和知識精英就是喚醒人的人,這就是責任”,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尼山世界文明論壇主席、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院長許嘉璐在尼山世界文明論壇首場明湖高端對話中如是說。
許嘉璐與著名世界地緣政治學家威廉·恩道爾一起,圍繞對話主題,結合當今形勢,共同探討了人類共同倫理的依據、內涵等問題。
恩道爾認為,當下的全球化并不單純是全球各地區的聯系日漸緊密,實質上是跨國企業壟斷和控制的經濟全球化。例如當今的美元體系就是建立在債務和債務奴役的概念上,這就導致了人被銀行和債務奴役,人的生命排在了債務后面。
許嘉璐對恩道爾“全球化是一種經濟全球化”的判斷表示贊同。他認為,主導這一切的還是壟斷資本,少數的超級壟斷者利用巧妙高明的手段去刺激人的物欲、肉欲、金錢欲,而這些最容易被人接受,“所以,我們的工作是艱難的”。
然而,兩位嘉賓并非是悲觀主義者,恰恰相反,兩人都對人類的未來充滿希望。恩道爾對未來充滿信心,持樂觀的態度。許嘉璐則笑言自己是一個樂觀主義者和理想主義者。
恩道爾借用古希臘的思想把愛分為四種,并著重介紹了人類共通的愛。他認為地球上所有的人都來源于同一個能量源泉,所以我們應該尋求不同文明之間的橋梁,而不是把目光局限于不同文明之間的分歧上。他還認為過去的所謂和諧是一種“破壞性和諧”,要尋求真正的和諧,就要依靠“愛”。
“口袋鼓了,腦袋空了,倫理丟了,人與人之間慢慢變成了純粹的物質關系”,許嘉璐在贊同恩道爾關于“愛”的主張同時,也指出了當今世界普適性的問題。但是,人們其實渴望一種父慈子孝、朋友忠信的溫情脈脈的人際關系。如果超越儒家、道家、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等文化回到原點,就會發現存在人類共同倫理,除了對人、對動物、對植物要愛,還有對每個人自己的要求,那就是“善”。他進而指出,現代社會中戰爭、導彈、航空母艦掩蓋了人性中的愛與善,“如果剝開這些東西,再看看人的本性,不過就是希望穩定、和諧、友愛、安全、富裕,這些是起碼的要求”。
對話結束后,兩位嘉賓分別回答了現場觀眾的提問。恩道爾結合自己的經歷,認為歐洲和美國文化有將死之勢,煥發出生機和活力的是當今的中國。當被問及何為人類共同倫理時,許嘉璐回答說這里的人類指的是天地孕育的所有人,并非限于一國一族。人類共同的這種新倫理要建立在真正的愛和善的基礎上,其指向就是人類的幸福。幸福不是靠著物質、金錢的數字來衡量,而是一種感覺,這種感覺概括起來說就是和諧,就是處處充滿著人間之愛。
最后,許嘉璐用一句話概括了今天的對話,表達了對未來的期許,“希望尼山論壇變成世界的,讓孔子的大仁、大愛、大智、大勇成為人類選擇未來前途時候的一個重要參考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