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濟南市制定出臺《濟南市醫療精準扶貧暫行辦法》,取消門診和住院幫扶的病種限制,對門診和住院幫扶的病種完全放開、不予限制。慢病幫扶擴面免費,幫扶病種由原先的8種擴大到10種,實行免費取藥。

濟南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免費健康普查
實行濟南市農村享受扶貧政策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以下簡稱“貧困人口”)免費健康普查。
由市衛生計生委統一組織,每年為貧困人口進行一次免費健康查體和主要疾病篩查,為每位貧困人口患者擬定個性化治療方案,在縣(區)域內確定定點醫療機構,并指導建立貧困人口健康檔案信息管理數據庫。
因疾病篩查、擬定治療方案等工作落實不力影響貧困人口患者就醫治療的,由衛生計生部門根據有關規定逐級問責。
實行出縣區域治療轉診制度
貧困人口患者就診實行屬地化管理,原則上在縣區域內定點醫療機構就診。
確需到縣區域外就診的,按相關轉診規范辦理轉診手續,由縣區級定點醫療機構轉診到市或省三級綜合醫院及專科醫院就診。治療結束后,持相關票據和轉診憑證,到所在鎮街定點醫療機構辦理醫療扶貧報銷、減免手續。
因病情危急無法立即履行轉診手續的,在到上級醫療機構就診7個工作日內補辦轉診手續。病情達不到轉診要求的不予辦理轉診手續,患者及家屬(監護人)對是否轉診有異議的,由縣區衛生計生部門專家評審組論證確定。不執行轉診制度、不履行轉診手續的,不享受醫療精準扶貧幫扶政策。
實現貧困人口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醫療商業補充保險和重特大疾病救助全覆蓋。
貧困人口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工作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負責,醫療商業補充保險工作由扶貧部門負責;采取財政補貼等方式,保證貧困人口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醫療商業補充保險全覆蓋并提高報銷比例。民政部門負責將貧困人口全部納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圍。
“先診療、后付費”結算機制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民政部門、醫療商業補充保險承保機構,每年分階段將醫療扶貧相關經費,按上年度發生費用額度的一定比例預撥至定點醫療機構,保證即時支付貧困人口患者診療費用。
設立醫療精準扶貧專項資金,由市衛生計生委監督管理,對貧困人口患者醫保統籌范圍內費用經享受醫保、救助等普惠性政策及商業保險賠付后的個人承擔部分,實行階梯式分比例幫扶。
精準扶貧費用實行市縣兩級分擔
市本級與平陰縣、濟陽縣、商河縣、長清區按7∶3分擔;與章丘區按3∶7分擔;市中區、槐蔭區、天橋區、歷城區、濟南高新區自行承擔;市南部山區由市級醫療精準扶貧專項資金承擔。
享受“三免六減半”優惠
貧困人口患者按照屬地化管理原則到定點醫療機構就診,享受“三免六減半”優惠。
“三免”包括便民惠民門診免收普通門診掛號費、診查費(含基層醫療機構一般診療費)、門診病歷工本費;
“六減半”包括門診心電圖、B超、胸部透視、治療費、專家門診診查費、大型設備檢查費減半收取。貧困人口患者門診費用,經醫療機構減免、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報銷、醫療救助后,剩余應由患者個人承擔的醫保統籌范圍內部分,由醫療精準扶貧專項資金根據費用額度按比例分段幫扶。1000元以下部分幫扶50%;1000元(含)以上部分幫扶80%。診療費用當次結算。
10種疾病免費取藥
在取消貧困人口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門診規定病種起付標準基礎上,重點對10種長期服藥慢性病患者實施幫扶:
高血壓、2型糖尿病、冠心病、腦卒中、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骨關節炎、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炎、肝硬變、膽管炎、病毒性肝炎)、消化道疾病(胃炎、腸炎、潰瘍)、前列腺疾病、皮膚病(濕疹、蕁麻疹)。
10種長期服藥慢性病貧困人口患者,根據年度疾病篩查確定的個性化治療方案,經定點醫療機構門診定期診斷,在規定用藥目錄范圍內確定用藥種類,由縣區衛生計生局統一組織采購,費用在享受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報銷后,自付費用全部由醫療精準扶貧專項資金承擔。
藥品經縣區、鎮街定點醫療機構配發到村級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慢性病貧困人口患者持定點醫療機構出據的個性化治療方案復本,到各級醫療點免費領取,行動困難患者由鄉村醫生送藥上門。
貧困人口患者一次門診購藥量可遵醫囑放寬到1個月用量。按鄉村醫生服務區域內配發的慢性病藥物總費用20%的額度,對鄉醫的醫療扶貧服務給予補貼,補貼費由醫療精準扶貧專項資金支付。
濟南市衛生計生委制定慢病幫扶具體實施細則和監管考核辦法并抓好落實,切實減輕長期服藥慢性病貧困人口患者醫藥負擔。
住院幫扶
貧困人口患者住院費用,經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大病保險報銷、醫療機構減免、醫療救助、醫療商業補充保險賠付后,剩余醫保統籌范圍內自付部分,由醫療精準扶貧專項資金根據費用額度按比例分段幫扶:
200元(含)—5萬元部分幫扶90%,5萬元(含)—10萬元部分幫扶95%。
10萬元以上由民政部門實施重特大疾病特殊救助。住院費用當次結清。
貧困人口患者住院費用經各類幫扶后,個人實際支出數額仍較大的,由市衛生計生委組織醫療專家組進行審核,年底進行專項幫扶,費用從醫療精準扶貧專項資金中支出。
住院治療“一站式”結算
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負責依托居民醫保系統整合相關部門政策,開發管理“一站式”結算信息系統。
“一站式”結算不涉及門規、門統、家庭病床、意外傷害、居民生育、轉診、在校大學生就醫等情況。跨醫療年度分開計算,一次住院費用對應兩次結算。衛生計生部門負責指導定點醫療機構做好“一站式”結算落地相關工作。
失能人員可獲得護理費補貼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對經相關機構認定為失能人員的貧困人口,給予護理費補貼。
60周歲及以上每人每月補貼300元,從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中支出;60周歲以下每人每月補貼150元,從醫療精準扶貧專項資金中支出。殘聯配合民政部門對殘疾等級為一、二級的持證(二代殘疾人證)貧困人口,每人每月補貼護理費100元。市衛生計生部門負責,對居家治療的每人每月補貼200元,年度住院治療3個月以上的每年補貼6000元。按居家治療精神病人數每人每年100元標準向定點精防機構追加工作經費。
(齊魯網)